透过心理看教育

透过心理看教育-歪打正着,与心理学结缘(1)

2018-11-02  本文已影响1562人  刘启辉教书匠

        一九九二年七月九日,我以非常糟糕的心情走出了高考考场。

        我是一个复读生,复读的一年,我心情非常低落,持续的低迷心境,以现在专业的眼光来看,我觉得应该是处在抑郁或者焦虑水平。二十六年前的山区小县城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所有的不快只有一个人抗。之所以有这么个心境,那是因为应届的我成绩出色,经常位居级部文科前三。出乎意料的是我落榜了!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复读搁谁也不好受。尤其是辛苦一年下来,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没有想到的是,最后一科政治考试,我状态极其糟糕,卷子都没有答完。我几乎可以说是忍着哭走出考场的。

        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恐怕是和大学无缘了。复读一年,家里特别穷,学费都是东挪西借凑齐的,再想复读,那简直痴人说梦!第二天,我强作平静地和我父亲说,明天起我和你去工地打工吧!

        父亲那年已经五十九岁了!身体早已不允许他去干重体力活,那些年一直在工地里给人看工棚。所以,找个工地干活那倒是一句话的事。

        复读一年,拼命地折磨自己。街坊邻里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我、同情我。就有人阴阳怪气地说过,没有用的,之前不是也说成绩很好吗?不也照样考不上大学!那时候的我甚至想过,就算是头一天考上,第二天死去,我都愿意。至少能证明给别人看,而不至于落人话把。在这种阴郁的心情下,经常性的失眠,一年下来,我的身体非常虚弱。到了工地,为了忘却高考的不痛快,我拼了命地干活。那时候盖楼,没有现在的各种机械设备,没有升降机。浇筑楼板的时候,就靠小工的肩膀,一担一担地把混泥土挑上楼去。我从来没有叫过一句苦,喊过一句累。我觉得我没有资格,白花了家里那么多钱,又打水漂了。那时候小工的工资特别低,一天八小时下来三块钱。遇上浇筑楼板,中间不能停工,工头就让我们天亮就开始干活,一直到晚上挑灯夜战,直到干完为止。照样还是三块钱,不一样的就是可以在工地里免费吃三餐。

        工地里有不少小工,有的都成家了,有的比我小。我一直显得特立独行,总是默默地干活。从来不掺和他们的嘻笑打闹。一来是心情不好,二来是和他们没有共同话题,即便月底高考成绩出来了,没有考上。我也不会在这待,我会选择出去打工。我曾做过无数次的梦,或许出去打工,说不定被老板看中,想想都觉着美好。

        有一天,我在工地上得了一个好差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