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羊肉汤
单县羊肉汤
郭家立
到“从单县到北京、从沿海到太行山之间”任何地方出差,我都是骄傲地自我介绍:“我是单县人。”因为对方会立即回复道:“哦,单县,羊肉汤好!!!”并竖起大拇指。
从我记事起,村上过年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可以没有羊肉汤。小孩子期盼过年,喝羊肉汤是期盼之一。家家户户都最少养一头青山羊,等到过年时宰了待客。个别人家没有养羊,过年也买不起羊肉,邻居会你家一碗、我家一碗、他家一碗地把煮好的羊肉送到这家——因为我们村上过年不可以没有羊肉。
腊月二十后,父亲会磨刀霍霍向猪羊。母亲也开始忙活蒸馒头的事。因为这一蒸,要吃近一个月,不仅仅是馒头,还有团子、菜馍等各种花哨的面食,所以母亲会准备几天,然后集中一天做。这一天二大娘、四婶子、三嫂子等会过来帮忙。父亲就会用一个小锅煮羊头,犒劳这些贤惠的妇女们,我们小孩子也是第一次喝到羊肉汤。
正式煮羊肉就要到腊月二十八左右了,因为羊肉主要是待客的,不可以煮早了。父亲把肉砍成几大块,泡好,放到大锅里,红彤彤的炉火开始兴奋,锅里就翻江倒海起来,肉香飘满整个村庄。煮羊肉有四个关键点,一是不可以盖锅盖,据说,盖锅盖肉容易成丝缕;二是作料放得准确且恰到好处,是的,名菜全靠作料搭配。三是把握火候,煮到鲜嫩爽口正好。四是整羊油的技术,羊油和辣椒融合的好坏,需要细心打理。
煮肉的日子就是我们小孩子春节的第一个狂欢节。锅里的宇宙翻腾,我们小孩子在外面也是翻腾的世界,用羊骨隧(骨关节)在地上做着各种游戏,追打嬉闹。父亲大喊一声:“肉好了,开始拆喽。”我们立即停下狂欢,围到桌子旁,等父亲给我们带肉的骨头(肉拆不下啦),我们一个个拿着一个骨头,用力地啃。晚上才喝到一年唯一一次正式、正宗单县农家羊肉汤。
春节过后招待客人,羊肉汤是压轴的。父亲陪客人喝酒约莫一个小时,然后说吃饭吧,我们姊妹几个会把一人一碗的羊肉汤恭恭敬敬地端到客人面前,红闪闪、绿盈盈、香气扑鼻的单县农家羊肉汤,足足可以让你回味一年。但是我们小孩子是不许上桌的,给客人盛完后,母亲一点也舍不得喝,把剩余的稀汤分给我们姊妹几个, 蹲在厨房慢慢喝。
记得有一年,天气异常地热,还没有待完客,羊肉汤就坏了,无奈,村上80%的人家只好把煮好的羊肉倒掉,到现在我还痛心疾首,痛心疾首,上天欠下村上的这笔血债, 何时偿还?
吃上正宗的、驰名黄淮海的单县白汤羊肉汤,是上高中的事了。父亲送我去单县一中读书,特意带我去喝正宗三义春羊肉汤,算是对我的嘉奖。单县羊肉汤,中华美食之名汤,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独特之极。。中华名食谱,以汤入谱的只有单县羊肉汤,被国人称为中华第一汤。民间有云"来到菏泽牡丹城,不品单县羊肉汤,等于白来菏泽走一桩。”天下第一汤味道是好,但没有喝出春节羊肉汤的滋味。
我在城里教书多年,过春节都是回到老家去,不知道城市如何过春节。我刚有孩子那一年,同学约定腊月二十八日聚会,结果没有找到饭店,说是都回家熬羊肉汤去了,谁还会到饭店吃饭,饭店开门有什么生意。我只好把同学带到家里,可是计划下午回老家的,家里基本没有什么可吃的,鹅毛大雪又铺天盖地,真是虎落平阳啊。我只好去在城里过年的同事家要了点羊肉汤,正好有一些父亲给的薯粉,才让我那些同学度过这茫茫一天。而现在,春节回家、同学聚会、村上聚会,都是选择春节前后,到城里大饭店喝羊肉汤,不提前一个月订房间是不行的。
在南方多年,每年春节从老家回来,羊肉是必带品。让朋友们尝尝老家的名吃,也是对饮食文化的推广。但毕竟不是驰名黄淮海的白汤羊肉汤,所以每每让朋友喝羊肉汤时,都略感内疚地说:“不好意思哈,正宗的单县羊肉汤我不会做,这是我们农家的。”虽然我曾经带过罐装的正宗羊肉汤,但是和老家大锅里煮的鲜汤相去十万八千里。
终于有机会和南方的朋友一起回到单县老家,早早的我就吹风、宣传、吊胃口地向他们介绍单县羊肉汤,这回要让他们好好领略一下正宗单县羊肉汤的风采!!!
中午十一点半,一下汽车,我就急急忙忙带他们去喝正宗的、驰名黄淮海的、人们津津乐道的单县羊肉汤。
热腾腾的羊肉汤一碗一碗地端上来,我一尝,好,正宗,好味道,心中暗喜。
可是,我那些朋友,除个别的大呼过瘾、好喝外,大部分人都没有——
没有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