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中国史?发展史?《中日恩怨二千年》2
2019-04-27 本文已影响3人
走在雨的缝中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多少的犹豫,也没有去看内容提要,便直接在电子借阅处办理借阅手续。
没有想到《中日恩怨二千年》这本书我借阅的是第二部。第一部没有看,第三部还没有写完。是的啊,历史本来就是浩瀚无边,怎么可能一本就能够写完呢!
写关于历史的书,一般都是遵循时间的顺序。在我借的这本书中,日本的历史已经走完了鉴真东渡,日本成为大唐的附属国。举国模仿大唐。街道,文字,法规,管理,衣着。都是大唐的翻版,当时的日本,是缩小的大唐,山寨的大唐。
历史,就是兴衰史。
本书随着大唐的没落。日本开始文字产生,土地的私有和占有,武士的圈养,战国的发展统一,独特的天皇和地主军阀关系,一个是天授,一个是统领。
然后是同宋朝的贸易,开始从归属,变成双边的贸易,地位变得对等,大国在日本心目中不再神话。
明朝,日本二次的征服朝鲜。当时的朝鲜做为明朝的附庸国,出兵征讨帮助朝鲜收复。二次的战役中,已经形成对峙和抵抗。虽然在朝鲜的战场上,明朝也耗尽国力,最终被清朝取代。
文中,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历史节点遥相呼应,用中国史的时间去了解日本的每个阶段发展。
这本书没有太多的个人观点掺入,写的很真实。甚至也没有更多的感情注入。难道这就是写史的前提条件?我不得知。在历史的对比中,让我对日本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
看描写别国的书,或者看外文中译的书,有一个拦路虎,就是“人名。”读起来拗口,更难记忆。写历史就是写人,书中的人物相当多,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不得不拿着笔随手在纸上把名字写下来,然后再一一去对应人物的历史身份。真实练字看书二不误。
把历史,当作通俗小说,甚至家常拉呱的方式去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没有看历史书的凝重感。文字浅显,如同故事娓娓道来。
作者:樱雪丸。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201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