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致每个还在成长的人

2018-06-08  本文已影响81人  马潇豪

我们懂得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提出知行合一,在事上磨练。我们懂了道理,却不去践行,这样的知,不是真知。

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在于互利互惠。凡事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我能为别人创造什么价值。为别人创造了价值,必然会得到馈赠。

被尊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在他80岁时,发生了这样的事:

他请朋友们吃牛排,到一家很著名的餐馆,一行6人全点了牛排。

朋友们吃得非常开心,等待大家吃完后,请侍者叫主厨出来。侍者疑惑:您确定是叫主厨,不是叫经理?

松下确认:请叫主厨。

主厨知道来者是松下,非常激动,询问老先生有何吩咐。

松下说:大家都把牛排吃完了,而我盘里还剩一半,并不是味道不好,只是我已经80岁了,胃口变小了,怕剩下这一半送回厨房,你万一看到了会伤心。

松下不是因为成为了大人物才刻意表现他体谅人的一面,而是因为他善于体谅他人,才能成为大人物,才被尊为经营之神。

最高级的自利和智慧是利他。自私,只关注自己,没有同理心,损害别人的利益,那是最低劣的生存策略,只能导致毁灭。

正心诚意,积极主动地投入生活,拥抱生活。工作并不与生活对立,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内观正念,不断精进,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工作,工作和生活都会给我们回报。

生活中大部分的苦,源于求而不得。但最大的苦,是认为自己不该苦的苦。全能自恋,偏执分裂,认为别人苦是活该,自己苦就不应该,实在虚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杨振宁在晚年返回母校时,见大门口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即坚决不进学校。

旁人问:先生为什么不进?杨振宁说:把这匾拿走,不然不进。

这诗挺好呀,为什么要撤掉?学校领导不解。

杨振宁训斥:学海无涯有什么可苦?学习应该是乐!把这匾改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我才进去。

学校领导于是改匾。

乐才是一等一的智慧。孔子弟子三千,颜回是最受孔子喜爱的。为什么?因为颜回知“乐”。

学海无涯,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才是学的最高境界。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呀。

到最大的城市去。

人的心智,天然喜欢信息密度更大的事物,谷歌的页面显示信息比雅虎更多,所以谷歌才能打败雅虎。

到信息和文化密度最高的地方去,去了就不要再回来,即使回来,也不可能再适应低密度的世界了。

谨防自己变成匮乏人群,快手、抖音、今日头条之类的APP,是匮乏人群的毒品,尽量不要使用。

中国除北上广深,追求成功的人群非常忙,其他地方的人可能都闲的跳,他们需要解闷,所有抖音才能有如此巨大规模的用户。如果中了抖音的毒,我相信你能控制自己,把它卸载。

以时光盟誓,一切人确是在亏折之中,唯信道且行善,以真理相劝,以坚韧相勉者不然。

希望我们都知道,人的认知、才能、能力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增长的,这叫成长性思维。如果你是,那恭喜你。

如果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永远不会变化,顽固地认为世界就是我看到的那样,那么我是固定性思维,我必然是亏折的。

我们都希望被爱,但我们更该希望自己有被爱的价值。希望我们都能有被爱的价值,共勉。

致每个还在成长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