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你是否也陷入了过度解读的人怪圈(《打工女孩》感)

2018-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蚊子的o型血

读之前,我以为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个从贫困地区走向大城市的女孩们的励志故事。事实上,仿佛也算是。这些女孩们走出农村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她们将要面对的是夹击在所谓富裕与贫困的争斗中。脑海中是一个个衣衫略显旧态的女孩子们好奇的踏进工厂里,换上工作服,然后开始以日复一日的挣扎在流水线上。恩……听起来有点悲伤,尤其是刚刚看完《摩登时代》,这种后遗症有点严重,尤其是听了很多同学的评论和文章,有点小小的不适感。而且,这篇文章不是在课前写的,在听取了同学们对《打工女孩》的看法后,这种工厂压迫的感觉略显沉重,虽然,文章并没有侧重表现这样的画面。说实话,这样的书,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个励志故事,是这样。女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大城市里站稳了脚跟,赢得了一定的尊重。

她们的生活比我想象的好得多,对比起来跟我们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不同。打工女孩们,周末也会有一定的休假,她们两两结伴一起逛街,或是用刚发的工资买化妆品,给家人买东西寄去,又或是,有一部分的女孩子们用一部分工资学习office等电脑软件的使用,学习英语等等。对于现在处于安逸闲适状态下的我们,难免会对女孩们的初始状态表示同情,尤其是,她们普遍会被工厂老板克扣或延时发放工资,剥削掉休假日,想念亲人而迫于不得不将思念之情深埋于心,也会感慨她们由于通讯不便 ,经常和自己的新交的朋友失去联系……同情,很常见,十有八九。即使女孩子们最后能在自己的努力下立足于深圳,我们也会回过头去感慨一番,并同时联想起那些百分之九十多的任然奋斗在生产线和最底层的写文案的小职工们。

然而,其实我觉得,一直都该有争议。“打工女孩”这样的字眼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歧视性,正如前几年,包括现在我们仍然还在称呼的“农名工”。这样的称呼有些刺耳,是从一个俯视者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不过,我们有什么资格去俯视她们。故而,让我们回到书中的场景,那是乡村到城市变动的一个年代。对于当时的整个大社会而言,他们的生活状态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想象的那么艰苦难耐。

切勿过分解读。

为什么?

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女孩们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提升,虽说不能像我们现在一样可以完全实现男女平等,但是女孩子们的境遇已经有一定的改变了,她们有资格能够走出农村到大城市打工,去见识大世面。她们有些已经接触到一种思想是,不是为了赚钱而走出农村,而是“走出去,去改变命运”。尽管农村还是有一定的对女性保守的偏见,例如,女孩在外面找对象是一件特别丢人的事。但,正如我们在书中看到的一样,喜悦和兴奋感在走出来的那一段时间会比担忧更强烈。

再者,女孩子们,几乎所有的到大城市务工的人组成了东莞以及其他大城市的一支占据几乎四分之三的人口大军,她们并没有我们以为的自卑感,在外来务工人员成为这个城市的主要人员时,她们的存在就是一种普遍现象,没有自卑,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是工业而不是农业。这里对他们而言,只是另一种生活状态,它们之间只是存在不同而已,但并不代表是痛苦。虽然也会有一定的不顺,被剥削的日子也存在,但是,在它属于社会常态的情况下,这种不开心就不会转化为痛苦,因为他们都明白,这是每个人都在经受的,没有什么大不了。

其实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说,真的,所谓的痛苦都是相对而言的。作为生活在自由和谐的社会的我们自然会觉得当时的打工女孩们面对的生活真的黑暗,让人抓狂。我们无法想象她们怎样去忍受机械式的流水线工作,忍受严苛的管理制度,忍受工作烦累报酬极少,忍受被老板剥削。然而,如果这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是不是也就见怪不怪了。如果,这样说没有什么说服力,那么,换个角度来看。现在处在发达国家的人来看现在中国的工人们一样会觉得工厂老板剥削工人,长时间的工作和极少的休假时间,苛责中国的不人性化,将人当机器一样冷漠的对待,但是生活在中国的工人们在面对普遍的这样的工作状态,只是觉得司空见惯,即使有抱怨,也不会上升到太严重的层面。再举个例子,我们明显不能理解封建时代的受压迫的平民老百姓们是怎样忍受的了独裁者的强制税收和一系列剥削,对女人的各种不公,裹小脚,不得登上大雅之堂不允许随意出入公共场合,等等。我想说的是,随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思想会不断改变,不断地推翻原来的陈旧,创造出更适合当代的习惯和制度。故而,在迎合这些改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对曾经的现在看来有些不妥当的行为和制度进行批判。那些社会现状在现在看来的确有失妥当,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样的生活就是常态,它们为大众所接受,而且是极其迎合当时社会现状的,一定程度促进当时社会发展进程的。

故而,回到《打工女孩》本身,我们来看看那是的境况是什么样的。在乡村到城市的变革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沿海正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那时,有多少人处于富裕中呢,谁的生活有时悠闲舒适的呢,又有多少人处于完全脱离了农村标签的呢。我们最多可以将这些打工女孩成为谋求更好发展的务工人员。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高速进程中的人们一心想的只是要不顾一切的发展经济,想要通过工业化进程富裕起来,各个工厂加紧赶工,无暇顾及生产中的员工的感受,更别提什么整治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乱象。至于对人的关爱,对社会工作环境的改革,对工厂老板的惩治都无暇顾及。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在适当建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前提条件下,我们开始考虑的改变,当时的人们有多少能想得到对这些现象进行抗议呢。那是一个新的社会阶段,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社会阶段,社会的法律标准等等都没来得及跟上相应的完善,故而肯定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放大化。《打工女孩》这本书本身是一位外国作者,他所接触到的社会形态本身是不贴合与当时的中国发展的,外国的发展明显在那个时代是远远领先于我们的,故而,他能够把与本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社会形态与我国当时的社会形态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就如同我们现在回到封建朝代,向统治者、向官员们、甚至是平民老百姓去据理力争“男女平等”一样,没有意义。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时代性,要贴合当时时代的标准去看待才是有意义的。故而,这也是像打工女孩那样的例子现在已经减少很多,我们很久没有提起这样的事例的原因。

在这个言语自由,互联网发达的年代,愤怒、批判、同情常常会在一件事中同事出现在人们的感情发泄过程中,在网络的推动下,愤怒、批判、同情会引发一波又一波的共鸣。感动、反思、批评本身是很好的,这是一个国家社会形态良好的体现,但是,一定要注意,切勿盲目的牵动情绪。

另一个想说的点是,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大部分家庭依然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也会越来越严重。我们对于现在仍然生活在农村的难以有机会见识到更大的世界的人们会感到一定的心酸,不论是对他们的生活品质不佳还是精神生活的不充实,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一点可惜,觉得同情他们,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有尊严感的人,比被所有人都瞧不起还难受的是被所有人都同情。我们可以尽全力去帮助他们,但是,一定不要存在同情,这才是比贫困更能伤害一个人的自尊的东西。一旦有同情的想法,就是无形中将自己和他人的位置固化,用一种俯视者的姿态去看待他人,这其实在无形之中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

在课上我听到有同学会将自己的生活与同龄的孩子对比,他们也许早已辍学外出打工,也许不到二十便已经结婚生子,觉得对比现在的自己感觉“大家不在一个层面上”。的确,没有贬义,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曾有这样的想法,觉得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好短暂,不是时间的短暂,而是短暂在,仿佛站在原地就能够看到几十年后的自己的生活状态,觉得他们的生活没有厚度,没有宽度。我也曾经有这样的同感,但是,随着阅历的丰富,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太肤浅。当然我明白,所有这样的想法不存在贬义,但是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有什么资格去肆意评价他人的生活呢?处于任何一个社会阶层也好,生活状态也好,都各有各的幸福,你以为他们厌恶了生活的单调乏味的重复,但也许他们就享受这样的简单呢?这也未尝不可。再者,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有局限性的,有些是出于经济状况的局限,有些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认知局限,他们的选择或许就是在基于当时局限下的最好决策。《纸牌屋》中有一句话说“只有食物链顶端的人才有资格决定吃肉还是吃素,而食物链底端的人只能安慰自己吃素是一种养生方式,更健康”这是我们同情的根源,但是,确实就有很多人没有我们拥有的那些优势,他们有自己的无奈,考虑到他们经济的限制和教育认知的不足,或是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我们都应该去理解他们,他们已经做了在自己认知中最好的决策了。不去怜悯,不去同情,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审视他人,尊重他人真实而普通的生活状态,那本身也是一种善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