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路漫漫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3206/594bb39ad2d302a3.jpg)
上周六有幸参加了本地徒步队组织的徒步之旅,邂逅了长江巫峡口,醉美在巴东大面山,领略到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所描述的“日出江花红胜火”的那种唯美画面。此行共分三个篇章来写,此为第一个篇章。
天还未亮明,我就一骨碌从暖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简单洗漱后,匆匆忙忙出发。
天空中飘着雨丝,心中不免有点忐忑,怕天公不作美。(此前查询过天气应该晴好的)
赶到集合地时,已是人头攒动。友友们清一色的徒步装备,而我着一件灰白色的长羽绒服,搭配一条玫红色的围巾,绝对的休闲派风格,完全不像是去徒步旅行的样子。
七点整开始清点人数,七等八磨的,人员终于到齐了,十辆大巴车载着三百多号人,浩浩荡荡地开出城区,驶往目的地—巴东大面山。
刚开始,或许是友友们睡意未醒,又或许是相互之间还有点生疏,车上死气沉沉的,就只听见带队的梁队长和安全员廖队长在叽里呱啦地交待有关注意事项。听梁队介绍,今天由一位专业主持人来主持文艺节目。是谁呢?
他终于亮相了,留着短平头,带一副眼镜,身材微胖。据他自我介绍,他以前在保险公司上班,做培训和主持,很忙,现在自己创办了公司,周末才得以有时间出来闲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徒步。他的普通话说得很流利,声音富有磁性,一下子就吸引了友友们的注意力。接下来从前往后,友友们一一地作自我介绍,主持人用幽默的话作点评。经过这一番自我介绍后,发觉我们这车人人才济济,有公司老总,有局长大人,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老师,有做个体生意的,有做保险的,还有专业徒步队员(听说通常是重装徒步,曾穿越过死亡之谷)。
车上的友友们睡意全无了,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主持人趁热打铁,又来一个更有趣的节目—用肢体语言传递信息,不许说话。主持人将车上的人员分成四个小组,每一组的最前面那位用肢体语言传递信息,后面的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依次往后传递。传递信息结束后,主持人从后往前依次询问每个人理解的意思是什么,最后让第一个传递信息的人公布他(她)所要表达的意思。每个人简单地重复着同一个肢体动作,理解的意思却千差万别。如果肢体动作简单,表达意思明确,也有理解一致的情形。这个节目有趣,考查个人的观察力和理解力,也考查组员之间的默契程度。
窗外云开日出,暖暖的阳光透过车窗照射进来,撒下一片金黄。友友们的心情也由阴转晴,热情逐渐高涨。
接下来就是唱歌环节。每个人发一张歌单,歌单上的三首歌是每次必唱的。最先唱的就是徒步队的队歌,队歌的歌词是自编的,反映的是徒步队员乐观的精神风貌和关注家乡建设的情怀,曲调是歌曲《大生产》的,很欢快。自由唱就是友友们各展才艺的机会了,有唱土家民歌的,有唱流行歌曲的,也有讲故事的(那个三老姨的故事已经被简友记下并发表在简书了)。
大巴车载着歌声、笑声,行完一段高速路后,拐进国道线,一路蜿蜒盘旋。行至建始石门河境内,邂逅了绵延几千米的云海,惊为仙境,全车人欢呼,要求师傅停车拍照,隔窗观景实在是有负这良辰美景。可是正处在弯道处,为安全考虑不便停车,继续前行了一段,师傅才寻得一开阔处将车停下。可惜我们看到的就只是云海的尾端了,友友们的热情并未减,各自拿起手中的相机或者手机,对着美景咔嚓咔嚓连连只拍。先上两张美照。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3206/92c0bf93047eb5d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3206/967762b754f7ca7c.jpg)
第一张照片,只见云海未见山,可以遥想会不会有哪位仙人踏云而来。第二张照片是云海的尾端,山之巅全冒了出来,连绵起伏,白云缥缈如细纱,环绕在山腰。
继续前行至巴东境内绿葱坡山之巅,公路两旁满是残雪。近处的树林和田间,雪还未融化,像铺着一层白色的毯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3206/a962691bd919c457.jpg)
闺蜜把拍的云海照和雪景照传给她所在的海棠诗社群,诗友们兴致勃勃,一人吟诵了一句诗,她整理后微信传我。我摘抄如下:
远山云作裳,近田雪为毯。沓嶂路窈窕,暖阳水潋滟。
一路欢歌,继续前行,四个小时候后终于到达巴东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