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有人觉得,仪式感只不过是追求一些形式和华而不实的东西。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适当的仪式感,不仅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些许小惊喜,还有着一些非常独特的作用。
仪式感,能让孩子形成正面的价值观
前不久,江苏连云港5岁的小朋友王梓陈,在幼儿园门口捡到了五块钱。
他毫不犹豫地交给了正在执勤的民警叔叔。本以为这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情,没想到,第二天民警叔叔却给了孩子一个惊喜。
原来,民警觉得孩子拾金不昧的行为,非常值得鼓励和表扬,于是下班后特意去买了一张奖状,亲手写上鼓励的话。
第二天,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民警将这张奖状,郑重地颁发给了王梓陈小朋友,希望他能将正能量延续下去。
一张小小的奖状,看似简单,却满载着对孩子的充分肯定,在孩子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一书中曾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0-6岁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正面的肯定和评价,更像一颗种子,在孩子的体内生根发芽,让他们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开花结果。
仪式感,能给孩子传递更多的爱和安全感
有人说,孩子的童年需要「四种营养」: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仪式感,恰恰是这「四种营养」的粘合剂。
父母充满仪式感的日常,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也学会表达爱,收获满满的安全感。
仪式感,能让孩子对生活多一重敬畏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仪式感?」
获得高赞的一个回答是:人生于世,就像在一条漫长的暗黑河流里漂泊。而所谓的仪式感,大概就是人类于这河流上建造的闪烁的小灯塔。靠这些灯塔,我们才能标定我们的存在。
事实上,仪式感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远,它能让孩子对生活多一重尊重和敬畏。
之前看过一段视频,是一位迟到的小学生,正冒雨跑向教室,正当此时,国歌响起。他立刻站立好,面向国旗敬礼,一直到国歌结束,才继续往前跑。
朱熹曾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人只有心怀敬畏,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才不会为所欲为。而敬畏生命,感恩生活,也会让人由衷地生出责任感。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曾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一个拥抱、一个吻,或者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都能让孩子从仪式感中,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而这种幸福感,能让孩子不辜负生活,不辜负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