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钻之旗希望的田野心情故事

年三十儿的饸子

2021-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北方樵夫1

我记事的时候,奶奶还健在。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山里人家的生活都很拮据,除非到了年节或招待客人,不然家里很难包上一顿饺子。

即便包了饺子,饺馅儿也都是人们所说的“菜篓子”,条件好点儿的,去商店买瓶红烧肉罐头,兑上一大盆青菜,就是上等的饺馅儿;条件差的,连罐头都付之阙如了。

但大年三十儿的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山里人有句口头禅:“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呢?”人们劳累了一年,为了这顿饺子恨不能馋出哈喇子。

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小时候年三十儿家里包饺子的情景,父亲擀面皮,奶奶、母亲和姐姐包饺子,哥哥在一旁剥蒜捣蒜,我和弟弟在厨房的灶坑前添柴烧水。

等到饺子快要包完时,我和弟弟已经把一大锅水烧得滚滚开,于是就进屋趴在炕沿上看大人们包饺子。      

奶奶是个细心之人,只见她盘腿坐在炕上,手里捏着饺子,眼睛却不住地盯着饺馅盆子,饺馅越来越少,奶奶包的饺子也越来越瘪。

奶奶边包边唠叨着:“这除夕饺子是有说道的,饺馅儿剩了,来年有钱花,面皮儿剩了呢,来年就有衣服穿呀。”

母亲乐了:“妈,既然剩哪样都好,那你咋还不舍得打馅儿呢?”

奶奶嘿嘿一乐:“唉,我老了,手不听使唤,打不进馅儿喽。”

等我稍大一些才悟出了奶奶当时的良苦用心,一家老小苦熬了一年,不管馅多馅少,饺子够吃才是硬道理。

等包到最后的时候,奶奶手里拿着面皮在盆里抹着剩余的碎渣儿,然后把两张面皮合在一起,用那已经不很灵便的老手在两张面皮边上捏褶,最后捏成一个圆圆的,不算很丰满的向日葵。

我用下巴搭在炕沿上好一会儿,才奇怪地问道:“奶奶,你包的那是啥呀?”

奶奶笑呵呵地望着我:“我的乖孩子,你不晓得吧?这叫饸子,和和美美的和,除夕夜吃了饸子,来年咱家就会和和美美,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

等母亲把饺子端上炕桌的时候,我和弟弟用筷子在盆里乱翻,终于翻到了奶奶包的饸子。

那饸子看着好看,可吃到嘴里就后悔了,它不过是两张面皮中间夹点油星儿,根本就没有什么饺馅儿,父母看着我和弟弟后悔的样子,都抿着嘴乐。

从那以后,吃饸子的重担自然就落在了父亲和母亲身上。

奶奶没有说错,多年以后,全国人民,包括我家的日子真的就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包饺子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想吃饺子到市场买些肉馅儿,就可以包顿一咬一股水儿的饺子,可奶奶却没这个口福,她早就被抬到东山的一个土坑里睡大觉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多年以后,母亲继承了奶奶的衣钵,每到年三十儿包饺子的时候,她总是要捏上两个饸子,这时的母亲已经是当年奶奶的年龄,我的儿子俨然成了当年的我。

年过七旬的母亲盘腿坐在炕上,笑容可掬地雕刻着她的饸子,不大工夫,一个圆圆的、胖乎乎的饸子捏成了。不同的是,母亲包的饸子可比奶奶当年包的饸子丰满得多。

“奶奶,你包的是啥?”儿子和我小时候一样,奇怪地问母亲。

母亲也和当年的奶奶一样,笑呵呵地说到:“小宝贝儿,这是饸子呀,和和美美的和,除夕夜吃了饸子,来年咱家就会和和美美,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

放完鞭炮,全家人开始吃饺子,儿子首先找到母亲包的饸子,刚吃了一口,就从嘴里吐出一个糖块儿来,惊讶地喊道:“奶奶,奶奶,这饸子里咋还有糖块儿呀!”

全家人也都感到惊讶,我们都没有注意到,母亲在包饸子的时候,竟偷偷塞进一个糖块儿。

这时,母亲一脸灿烂地:“宝贝儿,那哪是糖块儿呀,那是福哇!”

说着,母亲从兜里掏出一张嘎嘎新的百元钞票:“小宝贝儿,快收着,这是奶奶特意包给你的福!”

儿子手舞足蹈地接过母亲给的钱:“奶奶,来年过年我还吃你给我包的饸子。”

母亲爽快地答应着:“好,小宝贝儿,来年过年我一定给你包。”

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

母亲把孙子搂到怀里,红润的脸庞已经堆成一朵灿烂的菊花儿。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