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跃迁
春节在家陪老爸。男生一般给家里打电话少,我也不例外,趁这个空好好沟通下。
说到了房子,老爸说,他们市中心的那套80多平的房子,前年有人出现金65万(四线城市达州),一个劲地游说让他卖,他没有卖。尽管现在楼下改建成了步行街,但这个10多年的老房子现在降价10万也不一定有人要。老爸说,亏了。
老爸那一代人,有着典型的农民思维,喜欢置东西,卖东西不擅长。以他们的思维模式,这个房子是不可能在那个时候出手的,应该说他们压根就没考虑过卖房子。
去年,政府要给我们村房子有问题的人建房,我们老家的房子也在列,政府补助大部分,自己出一小部分,我爸也参与了。实际上,这房以后修好了他们住的时间也不会多,但老人家就是喜欢置业,还有就是政府都补助了,肯定要配合。
从农村到县城再到大城市,这是一条从低级到高级的路,不可逆。有些人愿意呆在农村不进城,是因为没有体验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丰富多彩,而一旦在城里生活了,习惯了,人们就很难再回到农村去了。在农村读书的那几年,老是听到有人说,以后老了就回农村生活,而直到现在,这些人一个都没有回去。
村里有条水泥公路,直通我们老家。因为老家没啥人,一年也跑不了几次车。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产能过剩。
毕业那年,老爸给了我3000块钱,然后对我说,以后就靠你自己了。他们的思想很简单,我都把你送到大学毕业了,后面的事就自己解决吧。恩,几年过去了,社会让我们认清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现在的博弈早已是以家庭为单位,单打独斗已经过去了,一个家庭拼尽全力也未必能让孩子更有竞争力。
生小孩容易,培养成才太难,所以现在有些年轻人不愿意生,这种思想可以理解。
80后,阶层跃迁的机会还是有的。我大学同学的同学,上了一个三流学校,因为家里太穷,于是上大学时就开始想尽办法赚钱。尝试了很多兼职后,他终于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所读的学校,新校区比较荒,外面配套不完善。于是这哥们在学校外租了一片农民的房子,不知怎么说服这些农民只交了很少的订金就拿到了房子,然后他将这些房子简单的改了下就变了一个小旅馆,专门招待大学生情侣。一个房间一晚上收费百来块,生意火爆。靠着这个,他完成了学业,毕业时手里还有20多万的现金。
毕业后,他在成都上了几个月的班,厌倦了,于是跑到了深圳。一开始住在打工聚集地,租的房子只有几平米,门前就是臭水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开启了开挂的人生。他找到房屋中介买了套房,月供7000,并且就在这个交易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房地产市场蕴藏的机会,他也开始做中介。凭着聪敏的头脑,业绩很快做到了部门第一。几个月后,他开了自己的中介公司,恰逢深圳的房价开始持续的大涨,这一泼红利被他吃的饱饱的。也就三四年时间,他有了自己的海边别墅,开的近200万的卡宴车,成为了阶层跃迁的典范。
今天,大利时代已经结束了,微利时代开启。没有了结构性的机会,就不会有这样在短时间内出头的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存量博弈,存量博弈何其残酷。
普通人家培养一个小孩,花的精力不可谓不多,然而,结果未必好。当你耗费数万的赞助费让你的小孩进入了实验学校,当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带你的小孩出国一次,你在和别人的家长沟通的时候就会神奇的发现,别人的小孩出国是常态,别人的赞助费已经预备到了中学甚至大学。
怎么比,怎么拼,根本没希望比的上。
穷人家的孩子能拼什么?拼学习,我们那时候可以拼,但是现在成绩占的比重越来越低。我们顶尖的学府北大,清华,有一半的学生不是通过考试进去的。剩下的一半当中,北京户口的又要占相当一部分比例,他们只要考到比一本强一点,就有机会上北大清华,而这样的成绩,在外省的重点中学里比比皆是。
有钱人家的孩子完全可以忽略高考。
日本的低欲望社会里,年轻人因为晋升太难,整个社会活力欠缺,但日本是发达国家。
现在国内有一些年轻人,也有低欲望的倾向。
但是,努力奋斗,才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希望。
周星驰说,人要有梦想,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分别。马云说,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