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准备”:没有最好的开始,而是“开始”了就是最好
最近有件事一直想做,但却迟迟无法开启。
今天细细觉察了下,原来我始终无法启动的原因,是我对这个“开始”,有过于仪式感、过于完美的期待,所以总觉得还没有准备好。
就好像下决心想要运动的人,觉得必须首先备齐一整套专业装备、衣服、鞋子、头巾、护腕……仿佛不这样就无法有一个好的开始。
对“开始”的要求过于完美甚至偏执,结果要么是在繁琐准备的过程中虚耗了热情,要么因为拖延的时间太久而渐渐放弃了原本的行动。
其实运动的开始可以很简单:穿上鞋子,下楼迈开腿。
至于那些专业装备,完全可以在后续一边运动的过程中,一边根据具体需要慢慢添置。
就好像我一直想做的这件事:在某书开个成长类新号。结果想了半个月了,还是没有开始。
今天觉得自己状态很差,不合适开始;
明天觉得还没准备好自拍杆,没法拍照;
后天觉得露台上的花还没搞好,没有完美的布景;
大后天觉得第一篇的标题和内容都不够爆,还要再想想;
大大后天又觉得马上双11了,肯定流量很差,不如等这个过去……
结果就是大半个月过去了,我还在那里想第一篇应该怎么开始。
不过是“开始”写篇文章而已,又不是领兵打仗,还非得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再说了,真要是打仗,还顾得上给你准备齐全、穿好衣服摆好pose再开打?还不是说打就打了?
我把这种心理,称之为“过度准备”。
就是好像总觉得学得还不够多,做得还不够好,准备得还不够充分,还要再等等。
这种心理,或许一方面是来自求学时代的“满分思维”,一场考试总要反复准备、重复操练,直至滚瓜烂熟,确保万无一失,就为了拿一个“满分”。
可是真实的生活不是考试,没有提前规定好可以背诵的标准答案,也没有所谓的满分答卷。
真实的生活更像是在旷野上赶路,一边走一边摸索一边根据真实情况随时调整。可是我们习惯于对着地图反复研究希望考个满分,却连真实的一步都不肯迈开。
还有一方面原因,大概是对于结果期待过高,希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因为看到某书上有些博主,第一篇就爆了,千赞万赞甚至几万赞。于是就想着研究对方的套路,希望自己也能锦鲤附体,一文暴涨。
可是这么高的期待,又怎么还能有平常心呢?又怎么还能把注意力真正放在自己的文章上呢?
这么高的期待,压力怎么会不大?动作怎么可能会不变形?怎么会不觉得自己准备得还不够?
这种一文爆红、一夜暴富的思维,是如今这个功利浮躁的互联网时代,给每个人下的蛊。
仿佛如果自己没有做到,就是水平不行,能力不够,就是不应该、不聪明、没抓住流量的红利。
可是我们忘了,能够推送到我们面前的,是千千万万分之一的幸存者、幸运儿,还有无数勤勤恳恳码字、扎扎实实攒粉的博主,我们都没有看到。
爆红永远会有两种:
一种是,天降暴雨,山河猛涨。
就好像有人第一部电影就拿了影后。这是运气垂青,神吻了你的手指。
一种是,细水长流,水到渠成。
就是好好经营,持续输出有价值的东西,然后也许某一天,因为某个契机,东风忽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就好像蛰伏六年的李安,沉寂八年的李健。
对于普通人来说,第一种爆红完全不可控。
并且老天赐的流量,老天随时也可以收回。有多少人拿着一手王炸好牌上场,结果却打了个稀巴烂?
我们唯一能控制的,是第二种。
这或许不够“爽文”,可是胜在可控,笃定,和长期主义。
你付出过的时间,老天永远夺不走,也永远不会辜负你。
这是一条很长的路,重要的不是一开始姿态有多完美,重要的是上路。
所以,没有最好的开始,只要“开始”就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