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41班成长践行录

家书值万金——《态度》解读之2

2018-11-25  本文已影响4人  周学税文

第一部分 如何更好地和自己相处

1

在教育子女方面,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区域,父母相对更为焦虑一些。

有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倾注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心血,真正做到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贷巨款买房,只为了房子所附带的名校入学名额;全家省吃俭用,为孩子报名各类辅导班、特长班,只为了突出孩子的加分项;几乎牺牲掉孩子所有的娱乐休闲时间,只为了在升学考试中不处于下风。

在这方面的极端代表之一,是幼年随父母移民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学士、法学博士,现任耶鲁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的蔡美儿,她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虎妈”,也就是《虎妈战歌》一书的作者。

她是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以华人家长对子女的高度期待和严格的教养方式来教育2个女儿。截至《虎妈战歌》一书出版之时,她的大女儿索菲亚被美国名校录取。

2

然而,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吗?

我也不知道哪种教育方式更好,但我更喜欢的是吴军老师的教育方式。

吴军在书中的第1封信中写道,“人如果不能过得快乐,有再多的钱也没有半点儿意义”。

书中讲到吴军刚到美国巴尔的摩市的感受。那里的孩子花在读书上的时间都不多,平时好像过得很开心。他就问美国人,那些孩子从小不拼命读书,就无法考进一个好大学,将来生活艰苦,怎么办。美国人是这样回答他的,拼命读书能否让将来的生活更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快快乐乐地生活18年,这是能够看到的,也是自己能够把握的;人生能有多少个18年,与其愁眉苦脸地度过少年时代,不如先快快乐乐地过18年。

孩子们这样的生活状态,可比虎妈蔡美儿的两个女儿不知幸福多少倍。

经历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国人也在重新思考幸福的深刻内涵。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当时,一位外来务工人员还给出了一个神回复,“我姓曾”。

吴军自认为是个充满快乐的人,主要是做到了以下4个方面。

首先是不断地接受教育,与时俱进。学习,获得新知,了解世界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其次是有理想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有理想,身体力行,这两者同时具备,就是快乐的源泉。

再次是与人相处共事,尽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在一个集体中,不妄自尊大,不看轻他人,就容易与人相处,减少矛盾,自然也就容易得到快乐。

最后是看透人生。

3

吴军在第2封信中,又一次给大女儿梦华分析了幸福的来源。

他把幸福的来源归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生命通过基因传承而延续,这是幸福感最根本的来源之一。恐怕,这也是大多数父母逼着自己的孩子结婚、生孩子的最主要原因吧。当然,这种幸福体现了人的动物性,与其他动物是类似的。

另一方面,只要对世界有一些正向影响,就会由衷地感到幸福。吴军讲到自己在2012年回到离开两年的谷歌,发现他和下属很早以前写的代码被略微修改和封装后,依然在被广泛地使用,就感到莫大的幸福。

美国的富人喜欢给大学捐钱,一些不算太富有的人也会这么做。而这正应了苏联文豪高尔基的那句话——“给总比拿要快乐得多”。

前段时间,我有幸作为在校校友代表,参加了学校的70年校庆。在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仪式上,一位校友慷慨捐款1个亿。我相信,他也是幸福的。

4

在第五章,吴军从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在大学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好数学,为什么要读非小说类,名著,写科技论文的技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好大学时光进行有效学习。

这一章,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9封信《做理性的怀疑者》。

大女儿梦华所在的MIT(麻省理工学院),有很多学生一直在嘲笑美国总统特朗普缺乏科学知识。因为学生们不喜欢特朗普这个人,连带对他的政策也一概反对。吴军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地点评。

吴军重点谈了他对科学的看法。

他认为,科学不代表正确,广义上讲,人类任何一种能够自洽的知识体系都可以被看成科学。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结论。

他告诉女儿,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没有绝对正确和绝对真理。只要延长故事线去看待问题,往往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5

比如,分享汇第16期,孟菲分享过一本书,叫《寂静的春天》。

1962年,卡森出版《寂静的春天》,人们逐步意识到本来是用于杀虫提高粮食产量的DDT,却在污染着环境,鱼类、鸟类,包括人类都是受害者,各国开始禁止使用DDT。到上世纪80年代,DDT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停止使用DDT后,不少贫穷国家的疟疾又开始肆虐。原来,DDT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也杀灭了蚊虫,禁止使用DDT,蚊虫重新泛滥,导致疟疾死灰复燃。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允许非洲一些国家使用DDT对抗疟疾。

人类对DDT一波三折的态度,正说明科学的结论未必都正确,因为人们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的。

最后,吴军告诉女儿,千万不要把科学当成宗教。

你可能会有疑惑了,科学不是与宗教相对立的吗?

事实上,一旦开始盲从科学结论,开始产生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是搞科学的就看不起别人,开始喜欢相信书本上的教条和权威人士给出的结论,就已经染上了宗教教徒的习惯。

除此之外,第一章和第五章还有丰富的内容,有如何拥有抵制诱惑的定力,有成功和失败哪一个才是成功之母,还有一丝丝宗教色彩的“上帝喜欢笨人”。

通过阅读第一部分的14封信,在如何与自己相处上,你或许也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未完待续……

家书值万金——《态度》解读之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