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来,喝了这碗鸡汤

放下,挺好!

2016-08-09  本文已影响163人  施鹏

今天早上举行的奥运会男子62kg的举重比赛中,中国选手谌利军在第一把抓举时,身体出现了异常,可能是抽筋,导致动作无法完成。在经过短暂的调理之后,重新上场,第二次还是没能完成。

随后听到解说员说出谌利军退出比赛的消息后,我才松了一口气。我想说的是:“放下,挺好!”

也许很多人,为没有拿到这块“垂手可得”的金牌而感到惋惜,但有什么比运动员的身体更重要的呢?

不过,在网上,还有很多评论者,用恶毒的语言去指责我们的运动员,那意思好像就是谌利军不拿金牌,就是对不起评论者的八辈祖宗似的。这块金牌,对于运动员来说,它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每一个旁观者。试想一下,有哪一个运动员不想拿到奥运会上的金牌呢?

但是,金牌真的就比一个运动员的身体还要重要吗?我查了一些资料,举重这种高强度的运动,很容易造成运动员的肌肉甚至是脊椎的损伤,而且这种损伤是永久性的。在举重运动训练时和赛场上,抽筋也是会经常发生的。

一旦发生身体异常,强撑下去的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谌利军最后选择退赛,这是对自我的保护,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难道一定要让运动员在赛场上致伤致残,落得终生后遗症,那些“喷沫者”和“键盘侠”们才觉得他们对得起自己对他的关注?

可喜的是,这些年来,大家对运动员们也越来越理解。对于谌利军退赛一事,我看到更多的评论是对运动员的祝福,希望他保重身体,至于金牌,未来还有很多机会。

在奥运会这几天的比赛中,中国队没有拿到原本看好的好几个项目的金牌,有些甚至止步在资格赛。但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大家不是一味的指责了,有分析原因的,有鼓励的,有祝福的,总之,让人感觉很温暖。

当我们不再以金牌为运动的唯一追求时,运动员们才能以更好的心态去享受比赛,观众也才能以更好的心态去欣赏比赛。当有一天,我们能更加自然地做到这点的时候,我们的文明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施鹏  2016.8.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