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母亲,您平凡的人生活出了让人感动的模样
母亲的一生,可以用五个“好”来概括,今天就让我敞开心扉、饱含深情地来爱她、赞美她:
她是一位好女儿,用稚嫩的双肩帮父母扛起了那个贫寒的家。母亲出生在一个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年代,加上兄弟姐妹多,作为长女,她很小的时候就帮着父母带弟弟妹妹做家务,及至稍微大一点,就跟着父亲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以养家糊口。1958年,因严重自然灾害和繁重的体力劳动,外公饥累交加,猝然离世。当时,只有15岁的母亲毅然地扛起责任,作为家里的主劳力参加队里的集体劳动。可母亲毕竟只有15岁呀,她拼尽全力却依然无法完成一个成年人应该完成的任务,他人的责备、超负荷的劳动,还有无处倾诉的委屈,常常让她在累得不能动弹的夜晚独自躲在被子里哭泣,第二天又擦干眼泪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努力付出。
她是一位好儿媳,尽职尽责让爷爷奶奶安然地度过晚年。1960年,母亲17年,还没有到成人的年纪,有媒人到外婆家提亲,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母亲拧着外婆给的全部嫁妆一一一个包裹,嫁到了父亲家。母亲自嫁到父亲家以后,就一直恪守着敬老孝亲的本分。我奶奶患胃癌多年,母亲作为长儿媳,在刚立门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为奶奶治病,出钱出人出力,在所不辞,特别是在奶奶最后的日子里,劳作一天的母亲常常衣不解带地守候在一旁照顾,直到奶奶安然离世。奶奶去世那年,爷爷才50多岁,母亲考虑到爷爷中年丧妻,心情悲痛,就一肩扛起了参加大集体劳动的责任,从此以后,爷爷基本就没有再参加过特别重的体力活,一直由父母和幺爹幺妈家赡养着,直到他94岁高龄去世。
她是一位好妻子,也是我父亲最得力的好帮手。母亲这辈子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她聪明无私又善解人意,因此基本也做到了和父亲夫唱妇随,琴瑟和谐。她与父亲结婚59年,一直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操持着这个家。在大事上,她听父亲的,绝不含糊,比如说子女教育,父亲认准了读书这条路,母亲就从不表示反对,她默默地每天一个人毫无怨言地早出晚归,像男人一样拣最重最累的活做,为了多挣到一点工分。及至分田到户,为了尽快地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她甚至“”不计后果“”地在离家四、五里路远的畈上揽下了两块又大离稻场又远的四斗,累得她到如今回想起来还是心生恐惧。多年后,当我们兄妹相继跳出龙门,回看来路,我们总是会深深地感恩母亲当年的付出,正是她对父亲无条件的支持,才最终圆了我们当年追逐的梦。母亲不仅在重大问题上是父亲最有力的支持者,同时,在生活上,她还是父亲最理想的伴侣。母亲这一生,关心父亲永远胜过关心她自已。她年轻时因为过度劳累,落下了一身的病,她自已有病,总是扛着、忍着,但父亲有病,她却是百般心疼。前几年,父亲因为中风,腿脚无力,记忆力也变得特别地差,母亲就像是一个专职的保姆全心照顾他。她包揽了家里的大多数家务,甚至每次都把做好的饭菜递到他的手中。出门在外,她担心父亲记忆力差犯糊涂迷了路,总是步步紧跟、步步招呼。她记得父亲的每一个生日,每一年的这一天,她都像是过节一样,一大早就起来忙碌。就在前不久的十月初八,她告诉我,说父亲马上就要过生了,是冬月二十日,她还想熬着再陪他过一个生……
她是一位好母亲,一辈子像老牛护犊一样疼爱、呵护着我们。我们兄妹五人,从出生到现在,每个人都得到了母亲无微不至地关怀。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今年也己经40多岁了,可是在母亲面前,我们永远活得像个孩子。我们小的时候,家中的粮食严重不够,母亲为了不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总是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煮给我们吃,她自已劳累一天,却总是囫囵地吞一点野菜粥。她白天参加队里的劳动,晚上还要在灯下为我们缝补,常常一熬就是大半夜。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母亲极力支持父亲让我们兄妹多读书。我们兄妹都坐在教室中,意味着家里不光缺少劳动力不说,还要为此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母亲没有其他办法,她只有不断地向自己的身体压榨。为了保证我们的学费,她半夜里扛着檩子步行十多里的山路赶到马坪对岸卖过,她腆着脸四处借过,她拼命地想从地里刨金,把田地越种越远、越种越多过,她蜡烛成灰,用自已生命的代价为儿女们铺开了一条坦途。她拼了命似地想把我送出去,却又在我们离家后眼巴巴地盼望着我们常回家看看。她像迎接贵宾一样迎接着自己的儿女,忙得不亦乐乎。今年她大病后,我们不再让她做任何事,兄妹五个人的家庭轮流进行着陪伴和守候,每到周末,都会有其他的兄妹回家看她。她虽然不能亲自下厨,却总是一遍一遍地叮嘱做饭的兄妹,要多做点菜多做点菜。我们兄妹几个后来在城里安家后,会经常接她到城里玩,母亲照常是忙忙碌碌,她一大早就起床,把春天里的嫩韭、夏天里的瓜、秋天里的新粮、冬天里的肉,一股脑地装满麻袋,和父亲肩扛背驼,送到我们的家。今年母亲罹患重病,我们以为我们总算有了一个报答她的机会,我们陪伴她,做她爱吃的,像她这辈子宠我们一样宠爱她,这本来是我们应该做的,可母亲却非常地惶恐和感恩,她怕用了我们的钱,又怕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她十分高兴地迎接我们来到她的身边,又恋恋不舍却很大度地催我们回家。当我们实在分不开身打个电话告诉她,“妈,我这周不能回家看您”,她连忙表示理解,“好、好,你们不要老把妈放在心上,要好好工作”。她就是这样,如此依恋却总能理解,无私奉献,甘愿付出。
她还是一位慈祥的好奶奶、好外婆,每一个内孙、外孙都是她的心头肉。她信息来源少,所以每一次的儿女谈话,她都认真地听着。哪一个孙子过得好,她比谁都高兴,如果哪一个过得不好,她会比谁都忧心难过。她关心大孙女的工作、二孙女的学习,还有远在他乡的孙子孙女在外面生活得怎么样?过得好不好?她都快80岁的高龄了,哪个孙子辈回来,她都会热情地打招呼,让他们到自己家中来,为他们准备一桌香喷喷可口的饭菜,临走时,她又会一再相送,叮嘱他们在外面要好好注意生活……
我的母亲,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而又透着沧桑伟大的女性。她操劳一生身体不好,我把她的事迹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就是想大声地告诉她,我们爱她、敬她、舍不得她,同时,我还要告诉她的子孙后代,让他们永远学习她、牢记她。
谨以此文献给母亲,向她表示我最诚挚的敬意和谢意!!
(2019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