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的人”
莫言的书,这是距离指导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后第一次正式熟识他的作品。第一次首发购书,起因于那些个备战公考的日夜,睁眼充满了新闻时政的客户端的推荐,而让我产生想要认真阅读的,是这样一段话:
“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胆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越来越小”。晚熟,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避其锋芒;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昏眼变明,秃头生毛,脱胎换骨,返老还童,智慧大开……这就是早熟和早熟的区别。
我自诩是个晚熟的人,鉴于25岁研究生毕业,26岁基层工作,胸中大志无处施展,这不正是在说我,而我不正是那个“晚熟”的人。这样深刻的小说,没有些阅历我想读起来是晦涩难懂的,就从两个角度来看吧。
一个是莫言的作品的角度。一个人能够发光是经过足够沉淀的,网评莫言先生深谙覃桂英那一套“引爆全网,得网者得天下,失网者失天下”的网红真理,可信也可不信,但我深信不疑的是这八年的沉淀,对时代的注视,故事构造的完整的追求。可谓好饭不怕晚。一部作品能够不畏时代的节奏与功利的浮华,坚守个人原则,对于一个已经扬名立万的人来说我想是不易的。而这份不易同样是艰难的沉淀岁月中历练而来的。于我,沉淀又几天呢?不足以相提并论。我的这份短暂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收拾行装,继续赶路才是。
第二个是书中内容的角度。百转千回,流光转逝,寥寥数语间洞见了人生百态,晚熟的我与蒋二、单雄飞;未成大器成“高参”的覃桂英;招摇撞骗的金希普;矫勇善斗的武功;“怀才不遇”的宁赛叶;悲痛交加的顾三婶;太平村的激素鳖......不一样的姓名演绎不相同的人生,现实中,一样的姓名也演绎不相同的人生。这些人生境遇中,饱含着出生、历练、机遇、抉择,然后在上帝的指引间完成了这一生的磨砺。我本是无神论者,认为人虽不能胜天,但前途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历览前贤国与家,命运往往是被安排、被注定、被写在擎天柱上不容篡改的,同时给予你见闻,赏赐你悔恨,如此交错构成一生。正如最美好是这一生,最遗憾是这一生。来了,会痛;不来,悔恨。就在这荆棘路上苦中作乐,以悲衬喜。
看过人生百态与世态炎凉,接下来,想要走进阎真,寻得一隙喘息与生机,慢慢长路,当以读书为伴,解惑排忧,比人情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