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古代文化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2017-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请叫我印度小火鸡

       作者在引论部分讲述了当时社会历史研究态度、学派以及阐述他对研究中华民族历史的方法等诸多论点之后,终于拉开了这概述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帷幕。今天我就带头分享一下我的读书笔记吧。

       第一篇为上古三代之部。提及“上古”一词,我脑海里浮现的便是一个个富有神秘色彩的神话故事。《山海经》没看过,《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封神演义》等一系列的故事总是伴你成长的吧,毕竟国民男神大圣那时候还没从石头里蹦出来,总要有点从前从前的故事吧。

       转回正题,上古三代指的是夏、商、周。这还在我们所知“朝代”范围里,那再之前呢?是不是真的是盘古开天辟地。自然是不可能的,中华历史发掘的依据从哪来?自然来自科学的数据记载。

     此后相继的各项考古发现,用事实依据改变了国人的古史观念,脱离了三皇五帝的旧传说,转移到有物可稽的新研究。作者评价是“近六十年来吾国人古史知识上一大进步”。

       新的发现带来改变的同时必然引起一番动荡,尤其在清末民初,政治、文化各种因素都在交替碰撞的时期,难免有一部分人会极端怀疑过往的历史记载(包括神话故事)。作者在后续的论述里也会将各项史学记载与神话内容照对,不难发现故事虽编撰色彩浓厚,但也能推测出许多当时社会人民生化的风貌。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特别述及此点,是因为当时西方思想的进入,一些西派偏激分子确实全盘一棒子打死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未曾研究,便一味地以“推翻封建思想”的名号四处抹黑我国古代文明(包括孔教思想)。

       总结起来,社会发展如下图(来源于《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大体上认为中国文化最早开始是在山、陕一带黄土高原,东至太行山脉,南至秦岭山脉,东南至河南西北山地,西北至河套地区,自此逐步向东南发展。至新石器时代,转以渭水盆地及黄河大平原为中心,由仰韶文化向东发展,形成龙山文化,向西传播,至黄河上游抵西北高原。(考古研究也给了许多人一个响亮的耳光,中华文化西来之说不攻自破)。

         接下来开始简述我通过此书了解的夏商周,这是一个没有妹喜,没有妲己也没有酒池肉林的历史记载。

       我们自称华夏子民,私以为可理解为“夏”朝,毕竟以前没有那么详细的编年历史记载,也没有多先进的考古研究,撇去神话故事,夏朝是可靠古史里最早的“国”了。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历史推测编年如上。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几个部落推选了一个共同的首领,大首领事业发展得不错,于是传承给自家孩子,自家孩子干得也不错于是觉得可以继续这么干,逐渐形成了这么一种“君主世袭制”,开始了国家朝代的建立。

       夏人先起今河南嵩山山脉中,在伊、洛上游,后向东北下游、西北和东移殖。逐渐与东方黄河下游诸民族势力相接触。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商民族在东方,与夏民族相交,两兵相见,必有一伤。商民族成功干掉了大佬夏,结束了夏王朝四百余年的历史,开启了商王朝的序章。

     夏民族与商民族生活根据地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夏商沿黄河上游一带西东相对。夏人民生活条件艰苦些,人民也剽悍一点,商初被夏武力征服,奈何后夏的统治层没扛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堕落了,被商一举反攻。商历时约五百年又复被同在西地的周灭。

       根据考古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字,知晓商朝耕稼、种植,牧畜、建造等关于人类生事各方面已颇具模样,传世的钟鼎彝器工艺也多精艺。(不过,封神演义是假的,那个年代的建筑再高超,也还没达到能建摘星楼的技艺。再说纣王前几代帝王昏庸,商朝已呈颓像,不要怪一个人啊,末代皇帝的悲哀,黑锅一人扛到底。)

       汉人传说“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  ”,另关于礼、乐的追溯多也述源于周制。私以为,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高度,才会开始大力投入精神文明建设。

       武王伐纣灭殷(商),却不能一时尽灭殷人势力,分封驻地,令贤能监管,开启了封建制度(原来封建就是这个意思)。武王没几年就去了,其子成王年幼,弟周公贤能,摄政平内忧外患,再次分封发展。后成王长大,又归政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确定。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西周约三百年力征经营,其面常对东南,不对西北。至幽王遭犬戎侵袭。幽王既死,周室遂分裂。平王东迁,由于其登上王位背后一系列不道德的手段为天下不耻,使周天下共主的威信扫地。诸侯群起,周政解体。

《国史大纲》之上古三代

上古三代至此完结,下一篇开启跌宕起伏的春秋战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