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解释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03

2018-01-10  本文已影响111人  易仁永澄
解释框架的再次展开,大脑的思考过程终于暴露出来了!

本文接前文:

上一篇我们谈了解释系统的二级打开,很多人说看不懂系统1和系统2,但是看到了感性和理性就立刻懂了,想想看,多亏我没有偷懒,加了个例子,要不然,小伙伴们的解释系统就只能在系统1上努力了。

稍事回顾,我们看看下面并排的三张图:

它们分别是:解释系统、解释系统的一级打开(解释框架、假设)、解释框架的打开(系统1和系统2的串行关系)。完成回顾,,我们开始第三层的打开吧。

1

系统1是两个部分构成的,分别是:感觉和直觉;系统2则由记忆、计算、觉察构成。好了,开箱上图:

本图如果看不清楚的话,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打开高清大图:

请务必看完,然后跟我一起尝试着理解这张流程图。

我们先来进行定义:

好了,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上图的过程,来看看这个在短短0.02秒内就可以完成解释的系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2

先来看看第一条路径的内容(其他部分被模糊):

当一个对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首先起作用的是我们的“感觉”,所谓的感觉就是五官的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不知道你有没有背过心经,里面有一句:“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其中的“眼耳鼻舌身意”中比五官多了一个“意”,我们可以将其大致理解为头脑中的想法也被我们感知到了。

当对象A被感觉之后,首先会激活系统1的直觉反应(我会在第四层展开的时候具体介绍直觉的内部结构),直觉会判断自己是否可以解释,与此同时,系统2就会调用记忆中的各种元素来支持系统1去解释。

在系统2的支持下,系统1会形成一个解释结果(注意,这个解释结果我们是无法觉察到的),当解释结果出现时,就会激发系统2启动“觉察”对结果进行审核。

可怕的事情会在这里出现,系统2的“觉察”机制受到“记忆”的干扰,也就是说,前面的“解释结果”是系统2从记忆中找到各种线索支持系统1产生的,而对“解释结果”的审查,也是由系统2负责的,在这种“自编自导”的状态下,系统2通常会随便审一下就通过了(甚至,它都懒得启动)。于是,解释系统输出了一个“解释结果A`”。

来看个例子,当你的面前出现了这句话:“永澄老师在新街口拥挤的大街上走了一天,晚上的时候,他发现钱包丢了。”的时候,你脑海中的第一印象(解释结果A`)是什么?

比如说:“钱包被人偷了、不小心挤掉了”等等,不管是哪个,你有没有发现,这句话并没要求你去解释,可是你还是输出了解释结果A'。在这个过程里,你的眼睛看到(感觉)了,直觉给出判断,系统2就会调用你的记忆中最容易调取的内容出来帮助系统1获得解释结果(内隐)。然后系统2又去审查结果有没有问题,慵懒的系统2可能都没有认真想一下,就直接通过了结果,输出了“解释结果A'”。

这个过程,只有短暂的0.02秒,想想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情况出现,而我们又会多么随意地就给了解释结果呢!

3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第二条路径的情况,这条路径略有复杂,需要启动系统2来思考。

这次我们先来看案例:71 X 36 = ?

看完上面的等式之后,想想看你的大脑里出现了哪些想法?

首先,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输入,然后直觉和记忆组合发现只能解释一部分内容,比如:“这是一个两位数的乘法运算、这个运算是需要我来计算结果的”等等,但是,这个思考过程依然无法得到“等式问号”的结果。

(这里做一下插叙:你看完这个乘法,输出了解释结果A',无论这个A'是什么,比如说“这是一个计算题”、“结果没有算出来”等,解释过程已经完成了。未经训练的人会将解释和决策环节混为一谈,在得到第一步的解释结果后,便开始形成不同的决策,比如:“放弃这道题的计算”、“我要试试看,能不能口算出来”、“谁弄这个题目考验我,烦人”等等。由于决策系统要在未来的日更里提到,这里并不展开讨论,我只是提醒一下,解释和决策差异很大,解释系统只会得到解释结果,而决策系统却会驱动你的决定、行动等。)

假如,在看到算式之后,你形成了一个解释,并激发了一个决策:“我要把这道题目通过心算算出来”。这时,再看一下这个等式 (你真的要将其心算出来,不使用纸笔),你要怎么做?

请耐心地做一下心算过程,并得到结果。

如果你算完结果,你可以想想看大脑里发生了什么事情:(70 + 1) X 36 = 70 X 36 + 36 = 70 X (30 + 6) + 36 = 2100 + 420 + 36 = 2556

这是我的“计算”过程。我在计算的时候,从“记忆”中调取了“加减乘除”、“分解计算”等知识组块,然后得到了结果。

你看,现在一个新的“对象A”(虽然我都使用的是“对象A”,但是这只是表示解释系统的输入端,而不是说两个对象A指代着同样的内容,千万不要混淆)出现了,那就是71 X 36 = 2556,于是,又再次激发了第一条路径(系统1再次解释),这里就不展开说了。那么,新的对象A经过解释系统,可能会输出什么解释结果A`呢?

可能是:“这种题目,我口算都能得到结果,我真厉害”、“多用分解的方法更容易计算”、“原来我小学的知识还记得”……不管哪一种,你的大脑又在0.02秒中内完成了新的解释。

4

下面,就是最后一个过程了,如果系统2也不能解释的话,该怎么办?

还是来看几个例子:“口算1237 X 8367 = ?”、“完成对市场的调研,形成丰富的数据报告”、“去做一件超高难度挑战的事情”等等。

最后一个过程可快可慢,无论哪种情况,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无法解释。无论是系统1的超快速解释、系统2的计算都无法获得结果,这时,系统1的直觉就会取代一切判断,它就好像一头胆小的大象,生怕面前的困难会让自己受伤害,于是,它会站在原地动也不动。

这个时候,系统1的直觉就会产生一个“解释结果”,这个结果通常会告诉自己:你不行的、你如果冲上去会受伤、不要乱动不要乱动……并且,这个解释结果会抑制系统2的觉察能力,我们的理性就不会发挥作用。

此时,系统2还会从记忆中调取各种各样的场景,只要是失败的、受伤的、害怕的场景都会被添油加醋地加入到解释结果中,让自己彻底相信,系统1说的是对的,自己就是应该放弃。

所以,这个时候就会直接输出一个解释结果A`,比如:“这么难得东西,我一辈子也学不会。”、“啊,我从来没有做过啊……”、“算了,呆在原地也挺好的啊!”

这个效应也叫做“系统1第二次启动效应”,当系统1在系统2分析计算无效之后再次启动,通常只会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放弃解释,然后不断地告诉自己,自己就是应该放弃的。

比如说之前举的拖延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当我们见到一个任务的时候,解释系统快速地形成解释结果A`:“这个事情很重要,我要做好它(悄悄地提高了难度)”、“这个事情太简单了,还有的是时间”等等。由于解释系统中会出现循环的过程(系统2计算的结果,会由系统1形成最终解释结果),所以,一旦出现了自我欺骗的情况,就会很容易在内心自我加强,越是强化,越不能开始任务,最后就一直拖到自己崩溃为止。

想想看,你最近放弃了一件什么事情,你的解释系统偷偷地做了什么?

%

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好了,今天内容到这里了,我留一个小的思考题,不知道你是否有和他人争吵升级、或者彼此抱怨、或者诋毁他人、或者情绪突然波动的情况?找出一个最近发生的事件,用解释框架的方式分析一下,自己的系统1和系统2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积压了比较多的工作,赶紧往前赶,另外,公众号要做一个新人指南,放到公众号的自定义菜单里,争取本周内完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