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无尻螺蛳无鳞鲫

2023-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晓读陈记

在网上搜索临海有关的佛教故事,找到一篇《天台智者大师凿放生池》,想起了临海云峰山顶证道寺前的放生池。

天台智者大师凿放生池

证道寺创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代有修建。寺前的一口放生池,又名甘露池。放生池不奇怪,很多寺院都有。奇的是池内的螺蛳不同其它品种,号称无尻螺蛳。这种螺蛳底部不是一般的尖底,而是平底。另外据传还有无鳞鲫鱼。

证道寺 寺前放生池

《临海县志》云:

旧传明嘉靖间(1522-1566年),僧马祖下山,见妇人持鲫鱼、螺丝将入釜,僧乞归放池中,俱复生。

证道寺内

早年间经常去爬云峰山,到山顶证道寺里歇息。余勇不退的人可以再冲向山尖,到“美女照镜”处。久未去爬山了,只记得当年是见到过一种接近平底的螺蛳,无鳞鲫鱼则没见到过。

云峰山在灵江江畔,临海城西边。山上林木森蔚,云笼雾罩,泉水潺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质地疏松,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山上有品质优异的临海云峰茶,早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已是我国传统名茶。

在明代许次纾《茶疏》和张谦德《茶经》所列的名茶中,临海云峰茶就列在其中。该茶外形平展,茶芽肥壮,叶缘微翘,叶质柔软,大小匀整。色泽翠绿有光,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味甘美,汤色清澈晶亮,叶底嫩绿。

另有著名的临海蟠毫茶也主要产自云峰山,该茶被列为农牧渔业部在浙江建立的七大名茶基地之一,1979年开始试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于1982年定型。蟠毫茶外形蟠曲,芽叶肥嫩,满披银毫,叶色隐翠,茶香浓郁,汤色嫩绿,叶底明亮,色、香、味、形俱佳。

临海蟠毫

附:《天台智者大师凿放生池》

隋唐时高僧,天台宗第三代祖师智者大师,讳名智凯,隋炀帝尊称他为智者。大师曾发起佛教徒,乐捐钱财,购买浙江临海一带洼地六十多所,延长起来共有四百多里,开凿放生池,普劝世人戒杀放生,并奏请朝廷,下令立碑,禁止捕鱼,直至唐贞观年间,依然存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