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自我成长自我反思,践行成长!婚姻育儿

家有问题儿童,家长头疼?想改变,就从角色开始转换

2019-03-26  本文已影响10人  朱礼芳

晨起,宝妞说:“妈妈,今天不想去跳舞!”

我没有像往常一样问她原因。

因为我心里特别明白,她是怕马老师课前检查她的基本功。

听爸爸说上周五放学时,马老师刻意说,让她回家要好好练习一下,比较弱的几个动作。

眼瞅着一个星期过去,也没见她主动练过几下子,我也强忍着没有提醒。

这不,终于等到了她的主动。

见我没有回应,宝妞有重复了一遍:“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上跳舞课。”

“宝贝,我知道是因为一个星期没有练习,怕马老师检查时,自己不会是吗?”

她没吭声,只是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

其实不用说,就是这个原因。

“宝贝,我知道你怕动作做得不好,会不好意思,所以想不去上课,就可以躲过去,对吗?”我拉她坐到床边,说“自己需要学会去面对问题,不能已有困难就逃避。就算这次不去,下次呢?”

我知道她在那一刻是在恐惧里,她担心动作没做好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们看到很没面子......

很多时候我会活在未来,会用过去的经验权衡过去,会因为担心未来某件事情的发生恐惧不安。

“我知道你很担心,因为你知道自己没有练习,做不好那几个动作,所以想借故请假去逃避批评,对吗?”

宝妞点点头,说:“其实,我原本可以每天练习一会儿,就不会想着躲过去了。”

我朝她微笑着点点头。她继续说:“可是我一个星期都没练,我怕马老师会吵我!”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孩子,一个人要学会去承担后果。”帮她擦眼泪,我说:“我们不能一遇到问题就去逃避,学着去解决问题。”

尽管她心里还是有些许担心,但最后还是答应我,放学后直接去舞蹈教室。

晚上回到家,心情很不错,原来,她自己知道自己没有练习,那节课更加努力,并坦白告诉老师自己没有在家加强练的事实,结果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还夸她的动作很到位。

爱,是引领!不是包办!

小乔是我家同楼层的一个姑娘,和我家宝妞同岁,上小学四年级。

有一天我早上出门正好看到,他爸爸领着小乔的书包急急火火的上电梯,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别磨叽了,快点!要迟到了。”而小乔自己慢悠悠的扣着扣子,她看起来并不想爸爸那么着急。

晚上恰好又遇到他爸爸,聊起早上的事,小乔爸爸说:“这姑娘从来都不自己操心,每天早上不催她,她都不会出门的。听说迟到了不但会被罚,还会被老师批评,他就和没事人一样.....”

“那她迟到过吗?”我问。

“那能呢,我每天催着就是不想让她迟到。”

“原来她从来没有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过,难怪她不急呢!”

“你的意思是,她不急是因为自己没迟到过?”

“其实是因为小乔知道你不会让她迟到,有你催她,帮她把握时间,她觉得不用自己操心呀。”

“啊”小乔爸爸拍拍脑门,似乎明白了原因:“是呀,我就该让她自己吃次亏,也许她就长记性了。”

我呵呵笑了。

其实有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总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自我认为做了很多事,都是为孩子好,承担了很多,孩子还不领情......却从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问问自己,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如果我们真是为孩子好,就应该教会孩子自己去面对迟到,让孩子去承担迟到后的后果,从而让她学会去面对和解决生活中更多地问题!

爱,要舍得让孩子去经历!

“快点,快点.....来不及了,要迟到了"

“赶紧吃,7点半啦,要迟到了”

“你能不能快点刷,你看看几点了?”

“校门都要关了,还不快点,等会就进不了校门了”

“......”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甚至很多时候家长们都因为这些事情而焦虑。

其实我并不理解,家长到底是在担心什么?

是因为担心你们的孩子迟到、受罚、批评吗?

也许你会说是的!

但事实是这样吗?

我觉得不是,也许你并不了解自己的内心。

我们静心想想,我们到底是怕孩子迟到,还是怕孩子“表现不好”被老师“嫌弃”,会让自己没面子呢?也许你会得出一个结论:你怕丢面子,所以希望孩子的表现“事事如意”。为了“事事如意”,你也就成为了事事监督的“监工”。

原本你是想像盖一栋坚固宏伟的大厦一样,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培养孩子,让孩子从小打好地基,不急不躁,可是慢慢的,当你看到隔壁的楼盖得比你家的快,很快比你家的高了,你开始不安,开始焦躁,,你开始不停的垒砖头,一味的企图能快点比别家的高,却忘记了你到底要盖一栋什么样的“楼”!有一天,因为你的强行施工,出现了“坍塌事件”,你很愤怒,我辛辛苦苦的结果怎么是这样?家有问题儿童,家长头疼?想改变,就从角色开始转换。

要看见彩虹,必须要经得住风雨!父母对孩子要舍得让他去经历他该经历的,只有经历过才会变得更强大。

怕孩子迟到,也许你让他迟到一次,体验过迟到的后果,他就会权衡要不要付出这个代价。

父母要做孩子成长大厦的建造导师,不做监工。在他的成长路上,敢于放手!

俗话说:经验=经历+体验。如果你总是用你的经验告诉他如何生活,那只是你的经验,他也许知道了,但永远不会真正的懂得为什么?只有当他自己去经历了,体验了之后才会形成自己的经验,他也许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

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长的单行线,而是亲子携手并进的旅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