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这个520,我却被这份孩子对母亲无条件的爱深深打动。

2022-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衿语茶话间

拥有的东西最少的人总是给得最多

文|衿语

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有一点无比值得自己骄傲,也是心底最深处的柔软,那就是在这两个男孩的心中,我这个妈妈是世界上最美的!

从女孩热衷比美的角度来说,女儿或许会从三五岁开始,就认定自己会比妈妈更美。然而男孩却不,妈妈是他在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深藏心中一辈子的美人。

无论她多么失败,多么年老,多么的不堪。

布克奖获奖作品《舒吉·贝恩》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少年对母亲不离不弃的爱。

《舒吉·贝恩》[英]道格拉斯·斯图尔特 著/译林出版社

小舒吉从8岁开始,身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剩下长期酗酒偶尔清醒的妈妈。

他看着妈妈被男人伤害而借酒消愁断片号哭,也看着妈妈梳妆打扮抬头挺胸地豪掷补助金去买酒;他一次次地看到妈妈醉倒不省人事,也一次次地害怕近在咫尺的死神就这样拖走妈妈……

在本应该领受母亲宠爱的年纪,舒吉却在承担着照顾妈妈的重任,从沉重的肉身,到脆弱的灵魂。他像每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早熟,又比他们更加坚韧和顽强。

这是一本半自传体小说,作者道格拉斯·斯图尔特曾是一名服装设计师,而他跨界创作的这部耗时10年的作品,在被拒稿32次之后,却最终一举斩获布克文学奖。

道格拉斯在1976年生于英国格拉斯哥一个一贫如洗的工人家庭。十六岁时,母亲因过度饮酒而猝然离世。

而后,他独自一人搬入寄宿公寓,半工半读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进入大学主修纺织设计。他曾作为服装设计师服务于多家知名品牌,目前专职于写作。

《舒吉·贝恩》寄托了作者对母亲无尽的回忆与爱。它真实地呈现了英国格拉斯哥上世纪80年代的灰色历史和社会面貌,再现了社会底层家庭的生存状态和母子亲情,深深打动了每一位翻开它的读者。

01

母亲的出路

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从19世纪起,凭借着发达的重工业和关键的港口地位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然而由于经济大萧条以及撒切尔政府的政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座工业巨人般的城市开始进入“黑暗”。重工业萧条,矿山大量关闭,失业率高涨。酗酒,吸毒,暴力,自杀与贫困和死亡相互交织。

舒吉一家祖孙三代7口人,起初就居住在观景山的高层公屋里。这种有着20多层的居民楼并非高档住宅,而是政府用来安置从贫民窟搬出来的居民所建造的。

20世纪80年代格拉斯哥观景山高层公屋

舒吉的母亲阿格尼丝有着令人羡艳的美貌,却因内心的叛逆,不甘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而离开生性本分的前夫,带着一儿一女和出租车司机舒格走到了一起,生下小儿子舒吉。

然而,生性风流的舒格用出轨和暴力,将阿格尼丝推向了酗酒的深渊。为了拥有梦想中“带院子的屋子”,阿格尼丝跟着丈夫从父母的公屋搬到了矿口区,并被无情地抛弃在此,带着三个孩子自身自灭。

低矮灰色的平房紧挨在一起,杂草丛生遍布矿渣堆的周围,大量失业的矿工和灰头土脸的女人小孩,这一切都让阿格尼丝陷入无尽的绝望。

一边是每周领一次的微薄的社会救助金,一边是情感空虚又频频遇人不淑备受伤害的身心,阿格尼丝只有将自己沉浸在酒精的麻醉之中,才得以逃离现实的摧残。

她喝酒是为了忘掉自己,因为她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排遣痛苦和寂寞。然而,酒精带来更大的伤害,让她一次次地陷入更深的泥沼,无法自拔。

而在难得的清醒时分,阿格尼丝内心的骄傲和自尊,又促使她在无论多么艰难的处境下都极力维持自己的体面和光鲜。

“每天,她化上妆,整理好头发,高昂着头,从她的坟墓里爬出来;

当她喝得尊严尽失,第二天仍会穿上最漂亮的大衣,然后出门面对世界;当她和孩子在挨饿,她依然打扮地光鲜亮丽,让别人羡慕自己虚假的富足。”

这样的一个母亲,让我们看到的是时代囹圄下女性的苦闷和悲哀。她的人生出路在哪里?或许真的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可以指责和控诉的。

02

至少还有我

面对如此全然失败的母亲,作为她的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心情呢?

大女儿凯瑟琳为了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和势必拖垮自己的母亲,在刚满16周岁的年龄就嫁做人妇,跟随丈夫到南非生活,直到母亲去世都不愿回来面对她的不堪;

二儿子利克为了承担起家中唯一成年男人的角色,也曾放弃自我追求,囿困于矿区,却终究经不住母亲无止境的堕落和自残,而离家出走拯救自我;

只有小儿子舒吉,自始至终不离不弃地留在母亲身边,默默承受母亲的醉生梦死和喜怒无常。这里面有着幼子对母亲的依恋,也有着一个早慧的孩子对母亲的爱与责任。

“我妈妈这辈子一天工都没做过。她太漂亮了,不需要干活。

我妈妈说不管怎样都要把自己收拾体面。

她会从水槽底下拿酒喝,但她是我妈妈,你不喜欢她也没关系。

如果可以永远保护她,那该有多好。

我爱你,妈咪,很抱歉我昨晚没能帮到你。”

他听着动静来分辨妈妈的状态:号哭声代表她昨晚喝断片后又被男人伤害了;电话声说明她正准备疯狂咒骂;即使没有声音也并不安全,有一次,舒吉发现她跪在地板上,头放在了燃气烤箱里。

他不会像哥哥姐姐那样不告而别,让母亲不清楚自己很快就会回来。他曾勾住她的小拇指这么承诺过。

他曾经在被母亲独自一人留在家中的除夕夜,冒着危险和屈辱不远千里坐车去陌生的地址,找到不省人事的妈妈而掩面而泣。

他为妈妈安排了三个茶杯:第一杯是自来水,用来润喉;第二杯是牛奶,用来缓解胃酸;第三杯是酒。他知道她首先拿的只会是第三杯,因为这才是她内心伤痛的解药。

哥哥对舒吉说:“不要和我犯一样的错误。她永远不会好起来的。等时机成熟,你必须走。你能拯救的只有你自己”。舒吉问,那谁来拯救她?

从矿区的小舒吉,到搬到城区后的15岁舒吉,他从来没有一次想过要离开母亲,直到母亲终有一天在酒精的戕害下再也醒不过来。

03

成长的挣扎

上世纪80年代的格拉斯哥街头

这份沉重的亲情,再一次让我们不得不面对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

出生在父亲不负责任的出轨和暴力行为、母亲酗酒无药可救的家庭,成长于父亲角色缺失、母亲神志不清自顾不暇的环境里,这样的孩子的童年必然是有缺陷的。

又因为长期和母亲的相依为命,对母亲毫不避讳各种失态的免疫,不自觉的恋母情节,让舒吉从小就对性别缺乏必要和正确的认知。

由于家庭和父母的原因,舒吉在同龄人中也自然成了被孤立和欺凌的对象,被别的孩子看成是娘娘腔和同性恋,甚至对陌生成年人的冒犯猥亵逆来顺受。

作为一个旁观者,相信每个人都会为舒吉这样一个早熟又无邪的孩子,唏嘘且悲悯。然而对于舒吉自己来说,对母亲的爱胜过了一切,包括自己的人生。

母亲是舒吉的全世界,是他最沉重的负担,也是他最明亮的星星。

作者将自己儿时的这段人生经历写成这本小说,纪念和回忆自己的母亲,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坚持。

他在母亲去世后,凭借自身的努力逆袭人生,实属不易。但在这么多年后重新去回忆和撰写这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克服的是巨大的精神折磨和创作压力。

布克奖授奖词的评价是:《舒吉·贝恩》注定会成为一部经典。

斯图尔特在获奖后的感慨是:“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必须将自己提升到中产阶级的地位,才有办法说一个关于工人阶级的故事。”

而作为广大读者来说,我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感慨无非是:我们习惯讲述父母之爱,有时候孩子的爱才是无条件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