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尽人间烟火味奔赴路路平(理事会编辑)备选文专题

妈妈的粽糕和香包

2022-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锦瑟的流年

又是一年端午节。

中午,家族群里照常开始晒饭。兄弟姐妹有自己的家庭,相聚一起并不容易。每天群里晒晒各家饭菜,也好像天天相聚。

端午这天的饭菜中,每家少不了粽子,爱不爱吃无所谓,仪式感还是要有。姐姐家桌上的一盘油饼子卷粽糕,引来我们的追问:“姐,你自己做的吗?”“你买的吗?”好多年饭桌上都看不到油饼子卷粽糕了。姐姐说:“我今早起来蒸的粽糕,刚炸的油饼。”

网图

油饼子卷粽糕是我们老家过端午节做的食物。小时候好吃的东西有限,每年端午节才能吃一次油饼子卷粽糕,在记忆里真是太好吃了。

端午节前一晚妈妈就开始泡红枣、糯米。晚上临睡前,还要活好发面。

老妈发面要好几道程序:先泡老酵面。老酵面就是上次蒸馍或烙饼留下来的做发面引子的面团。那时没有冰箱,留下的老面团是让它自然干燥保存下来。用的时候把干面团掰碎,放在碗里用水泡软,清掉多余泡酵面的水,加入少许干面粉,搅和成稍稠点的面糊,盖上盖子让面醒发。发了的面糊会有好多小气孔,妈妈又第二次加面粉,加水搅和。这次搅和的面糊要比上次稠,差不多插入筷子不倒就可以第二次醒发了。醒发的面,膨胀一倍多,妈妈再加入干面粉,活成面团,又一次醒发。最后这道程序,是在蒸馒头,烙饼前一、两个小时。醒发好的面再次膨胀起来就发好了,兑上碱,再稍微放置会儿就可以制作了。

这样几次醒发的发面,无论是做馒头还是饼,都特别的蓬松渲软。发面是费事,但蒸的馒头,烙的饼子还真特别好吃。

原来的端午节没有放假一说,妈妈都是早起,把前一晚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小盆里,放笼篦里蒸。一层糯米一层红糖,再一层糯米几颗红枣。偶尔会有花生米,葡萄干,核桃仁啥的。40多分钟后,粽糕就蒸好了。

中午下班妈妈开始炸油饼。刚出锅的油饼表层香香脆脆,脆皮下的面饼柔软蓬松。热乎乎的薄油饼卷上已经凉透了的粽糕,大大咬上一口,油饼的油香,粽糕的糯甜,口腔里又香又甜的滋味真让人满足。

这几年家里人少,又甜又腻的粽糕已不是我们过端午的首选。网上可以选择的粽子种类多,每年换着口味吃,也省事。况且妈妈年龄大了,粽糕也不适合多吃,我们也就不再做了。

这天看到姐姐做的油饼子卷粽糕,感到吃来吃去,还是觉得妈妈做的粽糕好吃。比起真空包装的网购粽子,才出炉的粽糕才最鲜香甜美。

端午这天说挂艾草能驱邪避祟。最早我们周边荒地上野蛮生长的多,父母随便就能拔一大把回来。有那么几年,荒地少了,艾草也不好找,父母就学邻居折一些柳枝挂上。近些年,当地农人发现了商机,在田埂上,菜地旁开始种植。端午拿到市场来卖,一把两三元。妈妈每次都要买几把,一些挂门上,一些晾干收起来,到冬天煮水泡脚。妈妈说端午这天的艾草药效好。

端午前,妈妈会用碎布头给我们做香包。碎布头是给我们做衣服裁剪下来的边角碎料,也有一些是和邻居阿姨交换的不同花色,不同颜色的碎布头。把一块不成形的布头剪成她需要的大小。方正点的布料三边缝合,上口穿根花绳,一拉就成荷包型。三角形还有其他奇奇怪怪形状的碎布头,她做类似锥形的荷包。虽说是碎布头妈妈可是一点儿都不愿浪费,几个边边缝合好,翻过来塞上棉花就成了荷包,粽子型香包。家里原来有一小块麝香,妈妈每年都会把她包在棉花里让棉花吸点味,然后将吸了麝香味的棉花塞在荷包里。能不能防蚊驱虫我们真不关心,端午早上戴上荷包,找小伙伴比较谁的荷包好看,才是我们最开心的。

对系花绳印象不多。毕竟那时候物资太匮乏。但我们的孩子小时候都有妈妈给系的花绳。妈妈编花绳用的是面袋子、米袋子、还有其他包装袋子上拆下来的五颜六色的线。我们拆袋子直接剪刀上手。妈妈是从一边挑起一个线头,拉扯一下,线的一头就被轻松拉开了。拆下来完整的线,她绕在一个硬纸圈上,颜色分门别类,用起来很方便。妈妈的花绳很简单,剪一根需要长短的线一头用牙咬住,一头用两只手搓麻花那样,等上劲了,两边一对折,一个颜色就完成。等几个颜色都完成,再把几个颜色合起来搓,很简单的麻花绳就好了。

现在的香包、花绳很容易买到,花色漂亮,样式好看,买一些回来省心省事。能自己动手做的人寥寥无几。但越是容易得到,可能就越是觉得乏味。少了那种祈盼,少了想象与成品等待的过程,香包花绳都没那么香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