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承受力越来越小
现实生活中,玻璃心的孩子越来越多。想当初,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的教养方式很粗暴,不听话,打;考试成绩差,打;顶嘴,打......但是,那时候的我们,心理承受能力还是非常大的,没有听说过谁家孩子离家出走,或者承受不住压力想不开的。可是,现在的孩子好像异常的脆弱,受到一点挫折,发脾气,摔东西,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家长是和颜悦色,不敢严厉说教,老师只能正面引导,语言不敢过重。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够成大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变成这样?
究其原因,父母的溺爱,过度娇惯造成的。当今社会,父母普遍溺爱孩子,感觉自己小时候吃的苦不会让孩子再吃,自己小时候遭的罪不会让孩子再遭。对于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他们都会无条件地满足,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站在孩子的前面,替他们包办好一切,孩子在这种一帆风顺的氛围中长大,从小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失败,自然很难有什么心理承受力,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就是向父母求助,父母不在,他们就只能选择逃避。
李玫瑾教授在谈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时,曾讲道:“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有儿子的,千万不要百依百顺,很多逆子都是宠出来的。”身边不少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一不高兴就要死要活,将来怎么能指望他们承担自己的责任,为美好的生活奋斗呢?所以,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家长一定要重视。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小时候有这4个行为时别惯着,该打就要打,长大再改就难了。
那么是哪4个行为呢?
1 发脾气、摔东西。孩子有一点不顺心,就乱发脾气,摔打东西,完全不把父母放到眼里。
2 得不到目的就威胁。在两岁左右的孩子生气时摔东西的性格没有得到改正,发展到3岁后,会向父母提出各种要求,父母拒绝了,通常会演变成威胁父母。对于孩子的一些要求,家长可以满足,但不要一味的妥协,那样孩子就会“得寸进尺”,给孩子养成坏习惯。
3 不尊重大人。有不少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而家里的老人和父母的教育自然会有偏差,老人更加容易溺爱孩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给孩子。但是长时间下去,孩子就会养成骄纵的性格,稍微有点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向大人动手,做出不尊重大人的行为。
4 没有规矩。我们经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教会孩子最基本上的礼仪和规矩,要是你的孩子不懂规矩,不管是现在还是长大后进入到社会,都会被排斥的。
另外,还要给孩子传递积极的情绪,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家长不要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也不要一直要求孩子完美。家长适当地让孩子尝尝失败的体验,孩子再面对失败、不幸的时候,也会觉得不过如此,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家长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影响着孩子。家长要多向孩子传达积极的生活态度,告诉孩子生活很美好,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比如,孩子考试考砸,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下次努力,不要告诉孩子,“你这一辈子完了”这样消极的话,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也会更加积极,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
孩子的一些坏毛病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而孩子会长成什么样,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坏习惯都与父母的培养教育脱离不了关系,因此,尽早给孩子立规矩,以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