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4.1“原宪甘贫”和“渊明气节!”
第1章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宪:即原宪。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孔子弟子。“原”姓源于周文王第16子,因封地在原(今河南省济源市),史称原伯贯,建立原国,春秋时期,原国被晋国灭,其后人以姬为姓,以原为氏。
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做鲁国司寇时,原宪做过孔子家宰,孔子给他900斛的俸禄,他推辞不要。孔子死后,原宪隐居于卫国草泽中,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非常清苦,富豪子贡曾去看望他。后人常用“原宪甘贫”来激励自己要甘于贫穷。
耻:会意字,从耳从心。会从内心到耳朵的一种反射过程。后“恥”讹变成“耻”,凡人心生惭愧,不觉会面红耳赤,这是人性向善使然。知耻之心是人之天良,是孟子提出的“人固有四心”中的一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意思就是知耻之心非常重要。只有知耻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知耻是保全人心念、行为不离正道的护栏。故曰:“耻可以全人之德”,人不能无耻。
由于教育、环境等影响,人的羞耻心会被蒙蔽,比如贪欲会让人丧失羞耻心,所以明代的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才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每个人都要经常拂拭自己的良知,让他不被蒙蔽。孔子也曾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意思就是用“德”和“礼”来教化百姓,人民就会有“知耻之心”,而且会很恭敬有礼。本文中的“耻也”,就是“耻辱”,“无耻”的意思。
谷:会意字,从水从口,泉出通川为谷,两山之间流水之道也。如山谷,河谷。后喻困境:进退维谷。
稻谷的“谷”是由“穀”字简化而来。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如“百谷”,“五谷”等。谷也作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谷物。谷米。稻谷。由于古代用“稻谷”当作做官的人的薪资,所以谷也有官俸的意思。如《荀子》:“谷禄莫厚焉”。
克、伐、怨、欲:即好胜、嫉妒、记恨、贪欲四种恶德。
难:难能可贵。
全文理解为:
原宪问关于“耻”的问题。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可以去做官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也去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嫉妒、记恨和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至于是否是仁,我就不能断定了。”
孔子的意思很明确,如果国家政治清明,应该帮国家出力,这样也就是为民造福。如果国家政治黑暗,贪官污吏横行,政府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还为国家做事,那就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这就是无耻的行为。
至于“仁”的问题,子路、子贡、子张都有问过,孔子对“仁”标准定得非常高,管仲勉强算“仁”人,斗子文、子西、子产等,都不能算“仁”人。
陶渊明的气节
现在的人普遍都有一双势利眼,有钱人身边“朋友”很多,每个人都把他捧得很高,也不管他的钱怎么来的,干净不干净,更不管他为人怎样,品德如何。穷人呢?门可罗雀,不管你人品如何,文化怎样,是否有才华,没人搭理。
古人可不一样,他们更看一个人的修养,觉悟,气节。比如,陶渊明,他非常穷,隐居山林,但是他有才华,有文人气节,他践行了孔子的“羞耻”观,所以追捧他的人却非常多。
陶渊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开创了田园诗派,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中年辞官归隐,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江西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陶渊明(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浔阳柴桑人。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
陶渊明8岁丧父,12岁庶母去世,35岁时母亲去世。陶渊明原配夫人在陶渊明三十岁左右去世,后续弦翟氏,他一生两任妻子共育有五个儿子。
陶家到陶渊明时,家境已经衰落,因早年丧父,他从小就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但不至于太穷困潦倒,至少他父亲,虽然早早过世,也还是同时娶了两个老婆的(不是续弦),正室还是东晋名仕孟嘉(孟宗之曾孙,孟嘉的妻子又是陶渊明的姑婆)的第四个女儿。至少也没因为少读书而影响到他日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陶渊明入仕较晚,29岁才开始踏入官场,入仕的原因一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二是生活压力太大,想做官来减轻生活负担,后者更重要,但每次都事与愿违。
第一次入仕,29岁,做了个江州祭酒的官(相当于九江市教育局局长),然而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次子)是一个沉迷于炼丹画符、求神拜鬼的五斗米道教(道教前身)徒。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窝囊废。
几年后孙恩叛乱,王凝之本应命令部下严防死守,可他却说天兵天将会来保护江州城,结果孙恩很快就攻破城门,将王凝之父子乱刀砍死。王凝之的妻子(著名女才子谢道愠)倒算是一个女中豪杰,组织家中女眷奋力抵抗,但无济于事。陶渊明早就看透了王凝之的秉性,他上任仅两个月就辞职回家了,从而躲过了一劫。
第二次入仕,35岁,公元399年,江州刺史桓玄(三国时期被司马氏诛杀的曹魏大司农桓范之后)起兵进行“清君侧”,在家种田的陶渊明觉得这是一次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于是投奔桓玄,做了一名幕僚。可刚做不久,陶渊明就觉察到桓玄名义上打着"清君侧",其实是想当皇帝,恰好这时母亲去世,于是陶渊明果断辞职,回家守孝。
第三次入仕,40岁,公元404年,彭城内史刘裕(刘宋开国皇帝)起兵讨伐桓玄,陶渊明投奔刘裕,成了刘裕麾下的一名参军。但他很快发现刘裕也是盯着皇位去的,失望之极,陶渊明辞职改投建威将军刘敬宣(镇北将军刘牢之之子,今江苏徐州人)麾下。哪知刘敬宣为了“明哲保身”,竟然辞去了江州刺史职务,陶渊明只得黯然返回老家。
第四次入仕,41岁,也是最后一次,还是最有名的一次,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陶渊明在叔叔陶淡的引荐下做了彭泽(今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县令。谁知上任不到三个月,因为忍受不了督邮(负责监察的官)刘云的索贿,加上正赶上程氏妹去世,需奔丧,陶渊明愤然辞官而去,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就是陶渊明的俸禄,算不算多呢?肯定不会多,因为当时盛行“五斗米教”,只要交五斗米就可以入教,如果五斗米值很多钱,那么教众肯定发展不起来。陶渊明的俸禄除了五斗米外,还有布匹,每年还有田户给的税收。所以一个县令的收入是不少的,如果敢贪的话,收入就更可观了。
退隐后,不久东晋灭亡,刘宋建立,这时还不断有人劝陶渊明出仕,官吏桓道济(刘宋名将,《三十六计》作者,今江苏镇江人)带着钱和美酒来慰问陶渊明,请陶渊明出仕。陶渊明却说天下并不昌明,因为当朝皇帝刘裕是靠残忍的手段得到皇位的。陶渊明把桓道济带来的钱和美酒全部扔到屋外,说“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很多人为他的气节折服,经常有人拜访他,给他送酒送肉。有一年重阳节,因为家贫没酒喝,心情特别烦闷,独自在篱笆边散步,忽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说奉王弘(字休元,今山东临沂人,刘宋开国功臣、书法家,东晋丞相王导曾孙)之命前来送酒,陶渊明心中大喜,接过酒立即尽饮至醉。成语白衣送酒(同雪中送碳)源于此。
最后一次辞职回家后,陶渊明写下了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归去来兮辞》,表达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强烈归隐愿望,同时也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此时的陶渊明还是有些田地的,房屋也够一大家子人住,还雇得起个把童仆。
归隐初期,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但44岁时,家中失火,把房子和储备的粮食烧得一干二净,全家人陷入了赤贫边缘,还被迫搬了家,大概从现在的庐山市搬到了九江市的柴桑区。以后火灾、水灾、虫灾等不断,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晚年穷困更甚,“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冻得“造夕思鸡鸣”,饿得“及晨愿乌迁”,夜间盼着快点天亮,白天又盼着快点天黑。
此时的陶渊明归隐初期不同,他原来的居住情况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他的饮食情况是“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还雇的起个把童仆。但随着生活日益贫困,他的参加劳动也不得不由原来的观赏性、点缀性而逐渐地变成了维持生活的基本手段。
也正因此,自然灾害对于陶渊明也就成为一个关系极其紧密的问题了。陶渊明的困境表面上是由于“炎火屡焚如,螟蜮滋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的原因造成的。实际上还是因为生于乱世,自己也可能不善于经营。
陶渊明死后很多年,并不被大多人所知,生前好友颜延之(文学家,和谢灵运并称“颜谢”)在陶渊明死后专门写了《陶徵士诔》,还给取了个“靖节”的谥号,但仅限于气节,就是不评价陶渊明的诗词文章。颜延之是被东晋末沈约称为“文章之美,冠绝当时”的诗人,他专门写了《陶徵士诔》,却只字不提陶渊明的诗词文章,只能说并不认同陶渊明的作品。
南朝梁时期文学评论家刘勰(曾做昭明太子萧统师傅,萧统死后,出家为僧)的《文心雕龙》,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是只字未提陶渊明,说刘勰没见过陶渊明的作品,似乎说不过去,因为差不多还是同时期的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中,把陶渊明的诗评定为中等。这一方面说明那个时代可以看见陶渊明的作品,另一方面说明,那个讲究出身门第的年代,并不认可陶渊明的作品,尤其是写农家生活的田园诗。
不过,梁昭明太子萧统却非常欣赏陶渊明,为他写了篇《陶渊明传》,并编了部《昭明文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文总集,对后世影响深远,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部巨著,《昭明文选》中陶渊明的作品是入选最多的,昭明太子对陶渊明的评价也极高。陶渊明开始被后人推崇。
唐代以后,推崇陶渊明的文人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辛弃疾、曹雪芹、梁启超、鲁迅、朱光潜等。苏轼曾坦言,独喜欢陶渊明。陶渊明的诗,苏轼和了二十多首。
纵观陶渊明一生,从开始的小康之家,到家徒四壁,经常蹭酒乞食,一生是越过越穷。这当然不完全是他个人的原因,虽然他自己说过日子越过越拮据全是自己不会官场逢迎的原因,但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天灾的频繁、亲人的早逝,众多子女的抚养等,都是让他贫穷的原因。
陶渊明是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人,而且质量极高,这点很合“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如李白这样好酒的古代文人。
陶渊明写的最多、成就也最高的是田园诗,他是田园诗的鼻祖。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平淡,平不是平庸的平,淡不是淡然无味的淡,清新淡雅,写的也是农家琐事,娓娓道来。
陶渊明的文章数量不多,但质量极高,欧阳修说过:“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它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
不与社会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但都不长,他做官有减轻家庭负担的考虑,也有建功立业,实现理想的抱负,但每次都事与愿违!中年归隐后,仍有许多机会再出仕,但陶渊明都断然拒绝,身上的那份气节始终要高于现实的生活压力!守住了文人最后的底线,成为后世的楷模。
陶渊明作品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真",不隐瞒,不做作,有什么,写什么,生活还算可以的早期,充满了对自由和田园生活的向往;晚年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时也如实记录,不相信鬼神,只怪自己不善于逢迎,却再也不愿出仕,不会违背自己的心境。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苏东坡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