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分小心,仍然一不留神踏进怀念
半夜大概下了场雨,早起窗户内壁都是水雾,吹进来的风都凉兮兮的。
刚拾掇好要出门,雨势就明显变大。等了十分钟,雨势稍小,就出门吃早饭了。
一踏进全家,恰逢铺天盖地的怀念哥哥。老歌一首接着一首,顺便让我了解店里的曲库有多强大。
昨晚已经有老粉陪着怀念过哥哥了,字里行间都是轻松雀跃、满到要漫出来的爱意。
原来怀念也可以如此欢喜。
作为坚挺的cp粉,不得不说当年一眼看中唐先生却没有get到哥哥颜值的我怕不是眼瞎。
如果曾对爱情有过信仰,就是你们曾经的模样。
一辈子太长,我想我在感情中仍然是迷信盖棺定论的。仿佛唯有till the end才能完整描摹这份感情的面貌。
一如我最爱的电影情话台词:
— After all this time?
— Always.
现实分割线
突然想到很多中老年丧偶的人的抉择。
如果幸存的是女性,很少会再婚。
无论是出于现实考量、顾虑诸多,还是难舍旧情。
总之,多半子女和孙辈就成了她下一阶段的人生目标和精神寄托。她也能很快代入身份、适应与子女同居的新生活。
这也许是某种安稳人生的标准答案——丈夫未必是谁的,孩子永远是自己的。
当然凡事总有例外。
而如若幸存者是男性,则往往会很快再婚。
似乎全然不顾什么尸骨未寒、多年情分,显得分外凉薄。
其速度之快、动作之利落坚决,仿佛一切早有预谋,只欠这一场葬礼。
有些人直言是恐惧孤独。
对亡妻太过依恋。这场死别仿佛抽了他的主心骨,使他没法独自面对日渐老迈衰朽身躯和孤单寥落的人生。没法独自在冷锅冷灶、空旷死寂的房子里生存。
那么究竟是男性会更依赖婚姻,还是更需要“婚姻式”的陪伴和照顾?
于是小保姆常有而鳏居不常有。
这是人之常情、正常的生存需求,完全可以理解。
那么为什么少有和子女同住的父亲呢?
我猜测这可能和育儿观念和投入有关。
凉薄些讲,很多人选择结婚生子,除了世俗习惯的力量和天然的血缘情分,也许还是种养老投资、养老保险。
而考虑到很多中式家庭教育都是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管教(突然拾起自己落满灰尘的权力)。
“父”和子女似乎始终是疏离隔膜的。
“母”若身体康健,则可凭借多年付出和情分,以及在新家庭中代为照看孙辈和保障后勤的家庭贡献,在新环境立足。
当然代际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会有诸多不和,也会产生摩擦。所以很多“母”也许也会拒绝与子女同住。
总要双方主动做出让步,互相适应,互相体谅。
“母”本着“儿孙自有儿孙福”的观念,自动退居二线,权力顺利移交,退位让贤,担起后勤保障工作。
似乎想被吸纳进新的家庭共同体,和平稳定安度晚年,唯有从老妈变成“老妈子”。
(ps:还是头一次发现“老妈子”这词是个共同体的名称,老妈&子,哈哈哈。)
可若事事插手、事事干预、事事做主,当“老太太”,当新家的女主人,试图一手遮天。新生活似乎也要磕磕绊绊、锣鼓喧天。
当然,以上的照料孙辈、后勤保障工作,身体康健的“父”同样可以承担。
放下权欲身段,返聘成“老爸子”,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
但一些“父”当年在母与妻之间顺利无缝交接,多年来,自理能力始终没有成长空间。
在新家庭没有贡献,家庭地位只能靠一张“孝”字的纸糊着。
再加上当年也许没尽义务,但日后也一定要努力维持自己的权威性。也造成融入环境的困难。
又及,“父”们前期没有按时交费,情感投资,多年来与子女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后期也能坐享其成吗?
“孝”字当空罩,似乎也可行。一如《都挺好》中的苏大强。
我猜测以上也是很多“父”与子女同住,会产生某种“寄人篱下”的尴尬的来源。
所以说无论何时都要训练强化自己的自理能力,无论何时,这都是安身立命的本事啊。
最后,愚人节快乐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