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说六祖坛经】 定慧品第四 定慧融生活 健康无烦恼
原创: 云师道人 太乙道教同学社
所以说,不管是修佛修道,首先要有智慧,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做任何一个事情,肯定会有困难,而且哪怕你已经学得很好之后,你还是会有可能出现误差,这个都很正常。如果你没有定力的话,你的心性就不安定,你经常处于懊恼之中。
因为我大量搞咨询就知道,很多人遇到很小一点问题,他就说不想活了,没意思啦,过几天之后他又想活了,为什么?遇到另外一个事情让他高兴,又觉得有意思了,什么原因呢?
没有定力!
所以修行一定要修出自己的定力,不能修出定力的话,他的智慧也是假的。
这就是有的人,你们去观察,给别人出主意还可以,就是他还是有眼光,挺聪明的,但是他不能给自己出主意,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没定力,遇到困难之后,他会动摇。
你想想,定力多重要?智慧多重要?
他们有的人想调理疑难杂症,也不是那么好调理的,需要大的定力。
我曾经亲手调整癌症,特别是一个马上就有生命危险的,他的阳气已经消耗得非常非常多了。我在晚上打坐的时候,我全身疼痛,就相当于他那个疼痛,就转移到我身上来了。
你还得有一颗慈悲之心、善良之心,否则的话,你这个修行路都走不远。
当我疼痛了三次之后,我就发现那个病人,疾病大为好转,半年之后到医院检查,癌细胞已经没有了,这个很奇怪、很奇妙,哪里去了?
转化了,通过我的身体转化出去了,而我,通过一个大树,几百年的大树,请大树的神帮我转化出去了。因为树它有生命力,它可以把这个不好的、阴性的东西转到它的身上,它通过树根发散出去,这些都是具体的运用。
我们每一天的修行,不仅仅限于打打坐,练练胆量,我们还要在具体的处理工作、生活之中,特别是难题,让自己很烦的时候,我们不要去争论,你想想,争论有什么结果啊?
没结果的!
比如有的人,他觉得他是对的,你只需要告诉他对,你是对的,那就可以了。为什么呢?
因为在他那个状态,不管他是对的错的,或者是他真的觉得他是对你是错的也好,你要说服他,都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你不要说服他,你就做自己的,你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好,你真正地自己在修你的身、修你的心,在性命双修,而对方他也在不断地行走,在向前走,也许一个月、也许三个月、也许半年、甚至有的人也许五年六年,他忽然发现他当时是错的,他自己纠正,这就可以了。
而只要他一直觉得自己他是对的,你跟他争论,一年,有用吗?没用。十年,有用吗?只要他还是觉得他是对的,你是错的,你跟他争论,有用吗?没用。
所以,我建议我们的所有听众,所有的同学们,生活中有任何的争论,你可以跟他说一次你的观点,可以啦,不管他接不接受。
只说一次,因为他能理解,能了解,他能认真听,他懂得多角度地看问题,一遍就够了,这个叫响鼓不用重锤,这样少多少烦恼啊,你还不得罪人。
因为他觉得你认输了,认输就认输,他觉得认输,他就没有必要找我的麻烦了,我继续工作,就可以了,也不打搅他。
当有一天他发现我在做的事情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帮助人,是慈悲,他也想改变,那个时候邀请一起改变,这叫智慧。
如果现在跟他争,争到最后,吵起来了,最后打起来,两败俱伤,你觉得你能赢吗?
就算你口才很好,说得对方哑口无言,你赢了吗?
你没有赢,你赢不了!
因为他心里不服。
所以诸葛亮曾经为了南方少数民族,七擒孟获,把一个少数民族的头子、领导、领袖,抓了放、放了抓,七次以后,那个人心服口服,果然,在诸葛亮生前,再也没有造反的记录,这叫智慧。
要宽容,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有的人说:我要突破,我不善于销售,我去搞销售。
这是错误的。
就像一个人说:我不善于打乒乓球,我要当世界冠军,这叫愚蠢,这哪叫智慧啊?
既没有定力,又没有智慧。
但是如果相对来说还可以,那么我说我在这方面争取做得更好,那就对了,这叫智慧。
所以大家一定要去寻找自己本身就相对于自己感觉还可以的那方面去发展,这样我们要少很多的烦恼。
所以讲定慧就要讲怎样去除烦恼,很多人到寺庙里面去,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见不到真正的高手。
那些人就跟他说放下、放下、放下,听着很圆满,很有道理,其实是很不聪明的。你想想,你怎么放得下呢?
真正的放下,是把问题解决,解决之后,拿到结果画上句号,自然就放下了啊,这是道教的方法,所以道教是正法。
现在的道家的正法和三千年前、五千年前,一万年前,没区别,都是正法,讲智慧,解决问题,拿出结果来画上句号,然后,再看下一个问题,这样一步一步向下走,这就叫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