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简友“薰衣草的花香”,因她最近回到父母尚健在的家乡,写了一篇

2020-08-12  本文已影响0人  实在平凡

首请简友薰衣草的花香海涵,我本是看你给我私信后再写给你私密回复,可不知不觉一写因太长,发送给你失败,因此不舍放弃,复制成文。只表理念存心,望别见怪。

这下一段括号内是复制简友给我的建议回复,让我再倍受感动。

(您的建议我也上百度搜索过,感谢您的认真!我已改标题:山边升起下弦月,因为,一篇文章如果修改四次就不能再发布了。所以,斟酌再三,今天改了这个标题,想改成家乡,但是,怎么念都觉得用  家乡  太过平淡。非常感谢您的建议,活到老学到老,以后我更要多学习。向您学习!)

写此回复。

实在难为您了,因看您也很认真,为我这不是高知只是个人浅见的建议亲上百度,斟酌再三。

但我发现因“汉”字始于中古农耕文明,很多人都知道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因事实上,仓颉不可能一个人创造岀所有的汉字,而只可能是最早对汉字进行系统管理的人。

汉字其实是源于上古先民的共识经验,是一代代先民根据生活实践发现用慢慢创造了古老文明符号,实每一个汉字,寻根究底,无一例外地都来自最真实的生活。

因此最早的汉字,是先民集体智慧认知结晶,字形以象形为主,字体以不可分割的独体为主,在独体字数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由古圣先贤国君先师开始委任文吏专员比如“仓颉"将历代先民的集体智慧大众认知的符号收集整理,有为政权政治教化国民需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存心,教会学生认字识文。

因此据统计,汉字最早共有约十万个,但因之后历朝文吏专家学者研究生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此极少从事农耕,不得真知。

因此只是遵照历代帝王授意,先师教授,自我以为,使绝对多数的先民的智慧结晶认知不是后人认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比如许慎《咬文嚼字》比收集解析的字《康熙字典》还多,《康…》又比现代《新华字典》的多。现只采用了经一简了之只识其字,【释义】不是掺杂过多各种因素,不少失真失实的几千个常用字,因此包括当今读书不少的文吏也仅能认识这为数不多的常用字就自认了不起,老师多是照本宣科,少去伪求真,博士不查至少《康熙字典》认不全一本古典文字比如《诗经》。

而早繁体字虽笔画多难速写,但每个字是亘古至今不变的真理,现实,如繁体“親愛”两字,原親有见,愛有心,多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一个大家族生活在一起,显親显愛,而被一简了之后,字简了,现实发生了亲不见,爱无心。

而在近代之前,因国家只设“太学”相当于现代d校,余是靠私塾老师教化,不是现统教统招,因此老师必是真能人真知者,要德艺双全,是真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家长看得出,听到有口皆碑,相信能让孩子学好,才会把孩子交给其教,因此家长学生真尊师,老师真重教。实践得真知。

最是师生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往圣继绝学,为后世开太平存心,因此忠于原著,忠于祖师,连孔圣人都是只述而不作,使古老文明至近代前不失真,不作假。

而现代人爱标新立异,汉字【释义】被加入历代帝王授意,文吏故意,学生已少在意,读者初心大意,包括百度,鱼龙混杂,不考真假。

而“故”从古至今,没被化繁为简,保留了看故字在现实生活中不难见字如义,它在汉字体现就是一个古代文明符号,表字古文,表人,亡故,表事,故事,表地,故乡故土故里(因古乡土称保,里)表屋,故居,这些都是一个共同不争事实,全是故去,过去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实地实物,所有一切不是未发生,未过去人的事。

因此故组个考字,成了考故,或故考,这样不难发现先人亡故时后人对其传承至今的称谓,父,家考,显考,祖,祖考…总之一切祖宗称考,供后辈代代凭故记载不难考实自己列祖列宗。

而父母健在,无论年寿再老再高,儿女都是叫爷奶父母,不用考,儿孙能亲眼看到其还活着。

恕我又啰嗦更多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