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窦桂梅老师评课》第1节教师要有语言意识
2024-07-23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大篮子
参加了几天的国培,听了下午老师讲的内容,期中就有一点:读书是成长的最好路径之一。前两天从网上买的,今天刚到。结束的早也没出去就在宾馆呆着,想着干什么呢,还不如读书呢,于是尽快收拾好就读了起来。
书中讲到窦桂梅老师听三节课的感想。写的内容非常真实,书中的主人公简直是现实版的自己。说到老师容易忽视孩子发言的内容,除了评价,我们还要会梳理学生的发言的习惯并归纳总结。在让学生一段一段的朗读时,其他孩子无视可做,东张西望,仿佛置身课堂之外,我们在朗读时一定要明确目的,要面向全体学生。朗读指导和识字一定要充分指导,不要忽视教学中任意一个小点。平时我在上课时也容易忽视的问题。教学中我们可能会让学生作批注,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我们不能主次不分,去评价学生画的波浪线,评价语要正确规范运用,要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要丰富。往往越是简单的问题我们越容易忽视,对于提问题我们不能不根据实际去做,如书中教师对于《颐和园的长廊》的导入语提问,你去过哪些地方?面对第三阶段的学生而言就过于简单,没有任何意义,最让我佩服的是窦桂梅老师的提问:“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繁荣,你一定到过一些名山大川,见过一些名胜古迹,那么,你打算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你去过的那些地方呢?这样就将感性的游览变成理性的形容。”真的是一绝。
上课时老师的语气会影响听课者的专注力。如果需要或许凌厉、刻板,学生听课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们应该语言干净利索、委婉。
总而言之,老师的开场白、过渡语、小结语……都能提现一个语文老师的素养,也会影响着孩子的语言、专注力…我们要细心观察,用心去体会,从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改变,争取收获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