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熟的人一言不合突然飙车,感到被冒犯的我,是太敏感了吗?
这个的问题,让我困惑了很久。
要放以前这可能是调戏,你可以一锥子先人后己共赴黄泉。而现在,在一言不合车门焊死,分分钟开往城市边缘的大环境下,我虽贵为光棍儿但也见多识广,拼车技,谁又怕过谁呢?高级车hold不住,但起码普通车都能秒懂此间真意。(插播一条个人基本情况:虽然出于安全考虑本质上属于保守派,但也没有传统到抱着牌坊等升值的地步。交友倾向于保留相对较长的考察期——现在随随便便交个把男友方便是方便了,但你也不知对方人皮下到底藏了什么呀。)
那为什么突然听到不熟的异性污力滔滔会有被冒犯的感觉?是我反应过度了吗?是我太敏感事儿B了吗?
看了《就算敏感一点也没关系》,一切豁然开朗。(这里安利一部韩国网剧《就算敏感一点也没关系》,短小精悍,关注女性平权。将女孩子可能遇到的一些似乎微不足道但又实实在在造成困扰的问题一一道来(比如前辈借酒强吻,同辈的露骨玩笑等)。鼓励性格相对弱势的女孩子勇敢保护自己。之前粗整了下剧里的干货,这两天要考试,下次再聊哦。b站可看)
就算敏感一点也没关系我想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主观意愿。
双方都默许的情况下展开的语言游戏是flirt。无论是荷尔蒙攻势,还是干柴烈火撩到飞起,最终开往何方都是你情我愿郎情妾意。而单方面发起的、罔顾对方主观意愿的、一厢情愿的荷尔蒙攻击就好比热锅里迸溅的油星儿,让人避之不及,一般都被归类为油腻性骚扰。
举两个例子,现身说法。
第一件事发生时我正处于中二末期。那时疯狂迷恋柏铭涛那种将贵气酿得淡而又淡的男人(是的没错,小说人物),还为将来能嫁这样的男人积极进行情绪管理,至少要披个优游从容的皮。故而对同龄男孩有且只有革命友谊。沉迷学习的我(呵呵)对交际并不热络。但当时体育课是强制性的集体活动,必须全班同进或同出。而体育老师坚持放养,这就变成了三五成群侃大山。从开学到毕业总计有那么两三节课,某位同学和我聊人生谈理想,名著电影古典乐,全方位立体化展现个人见地。而我只能对暗藏其间的自炫装作视而不见,出于礼貌捧场当个好听众,勉强维持塑料情谊(内心OS:我想听歌,想慢跑,想发呆,请留我一个人,OK?两年的情绪管理此时已颇见成效。)还能翻捡出来的交集就是赶巧某天下雨和我一起打伞到我家楼下了(对,我就是传说中包里永远有伞的人)。有时我也很是好奇他这一系列操作目的是什么。
很快答案来了。某个晚自习前,这位仁兄忽然拿个肉松面包托我转交给我的同桌,要我帮忙追她。我一时感觉自己处在一场清纯校园剧里,满心惊讶——现在追女孩都这么下本儿么?笼络的助攻范围已经上到至交好友下到十八线同桌了吗?(当时同桌不固定,逢大考即换)现在的男孩子也太不容易了叭。十动然拒,反侃了句“要我做红娘可是要收费的哦”。不知是我吐字不清还是对方的信号接收器有问题,还是当天出现了诡异的时空乱流,清纯校园剧猝不及防反转成午夜场——“美女,你寂寞吗?”
微博图,侵删我再次满心惊讶。你特么上一秒还痴情文艺男呢,下一秒就夜店小王子了?恕我直言,不知你怎么以为,我们同窗两年半累计不到四小时的交集在我眼里勉强能构成无性别的革命情谊,还真没熟到可以开这种玩笑的地步。且不说这话里的轻慢,贬低,和隐晦的侮辱你要我如何回应,这和地面小广告严谨配套约p神句一出,大家一个班低头不见抬头还见呢,想怎么收场?搞事情请不要带上我谢谢。
对方单方面转场换剧本,措手不及的我实在无力配合出演。一时间揭了麒麟皮露了马脚,干脆撕了剧本,本色出演,回怼了句bitch相关的中文。
四叠半神话大系一直以来我都认定当时是自己的情绪管理整段垮掉,现在则会用更圆融的方式收尾。却始终无法准确形容那驱使我开口的一时激愤从何而来。现在想想,大概就是对方的撩,仿佛在油锅里滚过,满是荼害身心的廉价味道。而我主观上是不愿意面对(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甚至是反感厌恶的。就算是柏铭涛,在大家不熟的时候突兀地兜头甩这么一句,我大概也会瞬间挣脱狂热迷恋的魔障吧。因为对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保守派的我而言这是过界的,冒犯的,甚至会愤怒到爆发的。连我爱的人都没有被赋予撕毁人格平等互相尊重铁律的特权(这铁律极端理想化了,现实交往中权力的位置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自认没有拥抱奇迹的运气),况乎这位四小时仁兄呢?
第二个算是微型网络暴力了吧,发生在我更弱一点的时候。那时强烈好奇随机匹配的你画我猜游戏。也怪我高估了自己,以致开局就是修罗场——同组皆为大触,所绘皆肌理细腻。而我这种灵魂画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黄!瓜!。同组纷纷插上想象的翅膀,对其用途及画手私生活多加推理,一时间场面非常热烈。我掐着能退出的时间迅速离开战场。那时的心智还无法迅速消解明明什么都没做错(菜是原罪),却要为那些并不合乎事实的污蔑指责感到愤怒羞耻的恶劣情绪。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
因为这行为背后是狂欢消遣式的恶意。在我们这个语境内,未经某种程度上的协商一致达成共识,擅自开展性相关话题特有着侵犯和攻击意味。(一些表达诸如“恨不能筑金屋以藏”的强烈爱意的火爆微博留言b站弹幕等等是性骚扰没错啦。可网络营销么,多少都有点享多少福,吃多大苦的意味。一个愿打,一个为了红枣也得挨着)而且,当时的网络环境让施暴者满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权力支配欲望,体验发动人身攻击肆意妄为而不被惩罚的得意和侥幸。现在,嗯,多少还可以杀鸡儆猴法院见。
就算敏感一点也没关系,感觉到奇怪的时候,那个人就是奇怪的人,没有错。不要忽略这种敏锐的直觉呀,诸君,有时能让你逃脱一劫呀。
居老师镇楼,下篇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