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怎么迈上自毁的?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NOOaME

还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每当下课,都会叫几个好姐妹一起去厕所。那个时候的厕所并不在楼内,而需要下几层楼出楼左转走不到五十米,去专门的公共大厕所上厕所。在那时,有人陪伴自己上厕所是一件非常值得喜悦的事情,因为自己去厕所的人往往会被班内的大多数人视为人缘不好。

还记得在高中的时候,班级学习不怎么好长得也不怎么好的学生只有一个,她偶尔很爱笑,但笑的次数很少,因为没有人逗她笑。她平时不常与人交流,一般都是别人主动与她交流,她走路的时候也是行色匆匆地低头前行。换句话说,她没朋友。

人们的刻板印象往往不只存在于职业中,还包括对一些刻有想法的加固。

比如说,虽然家长会提醒正在上初中的自己在课间不要总是和同学玩,多利用碎片时间读书、写作业,不要把时间都放在社交上。但真正这么做了的人,大多都被同班同学视为异己。

“你看,她都没人理的。”

“装模作样。”

同龄人对待同龄人苛刻至极,没有对长者的敬畏也缺乏对比自己年少者的宽容。

而这种对某一行为强行赋予意义,又对异己行为产生群体偏见,便是这个群体自毁的一个象征。

不止是初中,高中也如此。

大家学会了伪装自己,不再对不合群的人摆不好看的脸色,往往是视而不见的走过去罢了。

学习不怎么好,不爱或者说不敢社交,怎么努力都考不好的人,会被“偶尔叫过来“使唤”一番,或者走过去“逗弄”一番,多说一个字都想翻白眼。”

这是我的一位所谓朋友的原话。后来就开始抵触和她联系了。

但她说得没错,那个学生,不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很差,平时收拾地也不是很干净,一心只投在了学习上,大家对待她的方式,其实就如同“使唤”和“逗弄”。

“xxx,过来发个作业吧。”

“xxx,一会给我请个假!”

看见了,就招呼过来,看不见的时候也不会在意。

这种傲慢的确存在的心安理得,因为他们并不需要为恶意买单。而逐渐变得愈发容易轻视别人的时候,就是在逐渐地灭亡自己。

你想想,你是怎么毁了自己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