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我爱读书

重拾红楼

2020-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钟小鱼zwy

初读红楼,是奔着名气去的。那时还是初中,和读其他小说故事一样,只如看电影般在眼前过了一遍,不过七八天就读完了,好似完成了一个任务,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后来偶然看到了简书作者凭栏翠袖对红楼人物的解读,颇觉新鲜,便又萌生了读红楼的兴趣。

但现在已经不太敢读长篇的小说了,既是因为费时间,也是没有了耐性,便是看到超过万字的也都远远地避开来。不过《红楼梦》不比其他,基本的内容自认为还是熟知了的,不过挑选部分章节来精读一读,想必就够了。便先选了前八十回的目录细读,后又首选了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来精读。

第五回的第一段叙述便很精彩,极有音律感。以前不太明白文字上的音律节奏,读了这一章便懂了,不过是平仄的规律,主要表现在尾字上。以前所讲平仄,都局限于对联诗词等较工整的句子上,若将平仄运用到普通的长短句上,便是音律节奏了,或平仄平仄/仄平仄平,或平平平仄,或仄仄仄平,等等,不一而足。

也是第五回,我开始留意起了红楼人物的年龄来,便不得不回头又从第一回读起。但费了极大的功夫后,才从网上寻到答案:红楼人物的年龄都是矛盾的!也就是说红楼中的时间线索是不可靠的,根本无需细究,这真是很不合常理。但换一角度想,曹公真是不一般,有哪个作家在写小说时能做到这样的胆大有魄力呢?

读完前七回,心中已有了贾府生活原貌的大概轮廓,便又细究起了金陵十二钗中的秦可卿,她虽位列最后,出场却是最先结束的。关于秦可卿的说法早就听过很多了,这次不过是想亲自验证一下罢了。然而结果却是疑惑,似乎尤氏才更应该是第十二钗,毕竟尤氏的笔墨要远远多于秦可卿;且李纨都能名列十二钗,尤氏应该也是可以的;但判词里的“情天情海幻情深”似乎又坐实了就是秦可卿,若说秦可卿是上吊死的,只是后来曹雪芹把她往好处改了,但他既改了内容,为何不连判词边的图也改了呢?着实不解。

遂又去百度关于尤氏和秦可卿的说法,这次倒出乎我的意料,关于两者的婆媳关系竟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这给了我很大启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读红楼的一大好处就是读者极多,我们可以轻松地查阅到他们的见解,从而修正完善自己的阅读。我曾一直遗憾自己读书时不能有一群人在一起相互讨论提高,这次倒是意外地圆了这个梦。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非慢工细活不能读透,哪怕只是其中的一个章节,信息含量也是巨大无比的。忽想起一句话来: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细想,这么多年来自己竟是个不会读书的!《红楼梦》确是本好书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