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

《玻璃城堡》:父亲编织的虚妄童话

2020-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物永驻

如果一对父母很浪漫,他们的孩子可能会拥有一个人人羡慕的童年;如果一对父母很自我,他们的孩子可能不得不早早学会自力更生;如果一对父母既浪漫又自我,那么,他们大概就是珍妮特的父母。

《玻璃城堡》是珍妮特的回忆录。身为一名记者,珍妮特在书中没有太过激烈的感情流露,她的文字简练朴素,如同涓涓细流一般将她奇特而混乱、温情又痛苦的成长故事缓缓铺展开来。

珍妮特的父亲雷克斯满腹才华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酒鬼,母亲罗丝玛丽自诩为艺术家却脱离现实不愿工作。正是这样的空想家父亲,许诺给四个孩子在沙漠中建造一座梦幻的玻璃城堡,也只有这样的幻想家母亲,才不会认为玻璃城堡是天方夜谭。

玻璃易碎,城堡更需要结实稳固的根基,玻璃城堡注定只能是一场美丽的梦。


璀璨绚丽的玻璃

逃跑,是珍妮特童年时期的生活主题。逃跑的原因各式各样,交不起水电费或者偷电、雷克斯被开除或者雷克斯腻烦了目前的工作……归根结底,其实是身为父母的雷克斯和罗丝玛丽无法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他们明明有养家的能力却没有为人父母的觉悟。

珍妮特一家人就像游牧民族一样,不停地变换着居住地。按照雷克斯的说法,这样的生活是为了寻找金子,然后建造玻璃城堡。正常情况下,如此频繁的变动本应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但出人意料的,四个孩子从父母浪漫的性格和博学的知识中受益良多,并且很喜欢这种被父母称之为“探险”的生活。

罗丝玛丽教孩子们阅读,途经美丽风景时会要求停车作画。我想,珍妮特的文字功底和姐姐罗莉的艺术天分,必然源自于母亲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雷克斯教孩子们科学和数学,更重要的是,他用看似荒诞的方式教会孩子们拥抱生活。

年幼的珍妮特被自己想象中的鬼怪吓得夜不能寐,雷克斯拿出猎刀,带着珍妮特搜遍家中每一个角落,大喊“出来,你这个胆小鬼”,然后告诉珍妮特,战胜恐惧的最好方法,是让恐惧知道你不怕它。

雷克斯的天文知识极其丰富,他不仅教孩子们认识星星,还将星星当做礼物送给孩子们:“当其他小孩的礼物坏掉了,或者被他们遗忘了,你们还拥有自己的星星。”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表面荒诞不经,实则暗藏深意。雷斯克通过送星星,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昙花一现,什么是历久弥坚。我们可以嘲笑雷克斯的穷酸,但不能嘲笑他的智慧和他对孩子们的爱。

暂且抛开雷克斯的种种缺点,单看他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不得不承认,他是每个孩子理想中的父亲。他博学多才,风趣幽默,极具耐心,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从不说教,只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的问题,用充满童趣的方法带孩子领略世界的美好、体验生命的坚韧。雷克斯就像《家有儿女》里的夏东海一样,用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孩子。

四个孩子喜欢的并不是颠沛流离的探险生活,而是父亲给予他们的爱和父亲教给他们的生活智慧。优渥稳定的生活固然是锦上添花,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


玻璃脏了

雷克斯和罗丝玛丽是两个浪漫的梦想家,然而,梦想不能当饭吃。他们长年累月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让整个家庭变得拮据窘困,四个孩子不得不从垃圾堆里翻捡残羹冷炙。可笑的是,为了所谓的尊严,他们宁可让孩子食不果腹,也不接受政府救济。

罗丝玛丽终于找了一份教师工作。可惜好景不长,雷克斯不择手段抢走罗丝玛丽的工资,拿去买醉或者赌博,罗丝玛丽自由散漫的性格也注定她无法长久坚持工作。很快,整个家庭又没了收入,孩子们又开始在垃圾堆里觅食。这时候,珍妮特已经开始怀疑雷克斯是否还能建起那座玻璃城堡。

雷克斯和罗丝玛丽活得太过自我了,他们虽然爱孩子,却不适合成为父母。为人父母,就意味着必须学会为了孩子向生活妥协,并牺牲一部分自我。特立独行的雷克斯和罗丝玛丽显然更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努力肩负起抚养的责任和义务。

我认识一位坚持丁克的阿姨,她这样解释丁克至今的理由:“如果我的能力不足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我就不会生孩子。”

秦岚也公开表示:“如果有了孩子,你还得深思熟虑,你希望给他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些责任是很重的,我不太敢轻易迈出那一步。”

她们对待养育孩子的态度是严肃审慎的,她们在成为父母前,首先反思自己是否有成为父母的资格。在我看来,她们对一个尚不存在的生命的尊重,让她们更有资格成为父母。

“一想到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近年来似乎不合格的父母越来越多,这句话被提起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可是,与其用这句话去声讨那些已经成为父母的人,不如用这句话让那些还没成为父母的人先扪心自问:我有自信成为称职的父母吗,我有能力为孩子的人生负责吗?


玻璃碎了

在罗丝玛丽的强烈要求下,走投无路的一家人只好前去投奔雷克斯的母亲。然而,生活并没有变好。弟弟布莱恩被亲奶奶猥亵,珍妮特被亲叔叔猥亵,雷克斯和罗丝玛丽却视而不见。更令人绝望的是,雷克斯为了赚钱,要珍妮特去陪别人跳舞,他说:“你已经长大了,我相信你能保护好自己。”

院子里挖好的深坑已经堆满了垃圾,那里本应是玻璃城堡的地基。珍妮特醒悟了,玻璃城堡永远不会建成。不靠谱的父母,有时候造就的是独立自强的孩子。珍妮特和罗莉为了去纽约,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赚取“逃亡基金”。可是,逃亡基金被雷克斯偷走了,珍妮特对雷克斯彻底失望。

珍妮特还是去了纽约。在她离开的前一天,雷克斯拿出玻璃城堡的设计蓝图,企图用这个虚妄的童话留住珍妮特,可是已经太晚了。

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不信仰宗教、只相信科学的雷克斯告诉他们圣诞老人是假的,同时亲手给他们编织了一个名为“玻璃城堡”的童话。现在,孩子们已经到了不再相信童话的年龄了,他却无助到只能继续用欺骗挽回孩子们的信任。童话世界的泡沫破灭了,观众含泪离席,徒留雷克斯品尝泡沫的苦涩。

孩子带着对父母本能的信任来到这个世界,当这份信任不存在了,对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痛苦。

如果孩子不再信任父母,既意味着孩子不得不否定自己的父母,也意味着父母不得不直面自己的失败。于是,孩子会因否定父母而愧疚,父母会因自我责备而悔恨,双方的痛苦也会因父母子女间深深的羁绊而被成倍放大。孩子痛苦,是因为令自己失望的人是父母;父母痛苦,是因为自己辜负的人是孩子。


城堡在何处

罗莉和珍妮特在纽约站稳脚跟后,把布莱恩和最小的妹妹莫琳也接了过来。没想到的是,雷克斯和罗丝玛丽紧随而来。雷克斯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他决定搬到纽约的理由很简单:为了全家团聚。

很多人说雷克斯追到纽约是因为他无法独立生活,但在我眼中,他只是在精神上开始依赖孩子们了。如果只是想当游民,他不必千里迢迢来到纽约当游民;如果只是想赖上孩子,他不会想方设法帮差点退学的珍妮特交学费。他不再是那个扬言建造城堡的父亲了,而是一个真心寻找城堡的父亲。

如果说雷克斯是一座华而不实、缥缈不定的玻璃城堡,那么孩子们则是一座坚固牢靠、真实存在的石头城堡。以前,于孩子们而言,雷克斯在哪里,城堡就在哪里;现在,于雷克斯而言,孩子们在哪里,城堡就在哪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已经随着孩子的成长悄悄转变了。

我们越长大,就越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依赖。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开始寻求我们的庇护;曾经为我们披荆斩棘的宝剑,开始躲在我们的身后;曾经为我们指明方向的灯盏,开始借助我们的光亮。慢慢的,父母将城堡的钥匙交到了我们手里,我们变成了父母的依靠。


不完美的童话

阅读过程中我能感觉到珍妮特的克制,可能是她性格如此,也可能是她有意为之,她没有用色彩浓烈的词句去渲染父母的任何行为,也没有着力宣扬自己的痛苦,她只是尽量客观地讲述一段曲折的经历。所以,这本书并不是要指责父母,也不是在含沙射影原生家庭,我从中看到的是一个孩子如何努力接受不完美的父母。珍妮特接受了她的父母,于是有了《玻璃城堡》。

雷克斯的身体被经年累月的酗酒生活摧垮了,离开前,他借由玻璃城堡向珍妮特道出了一个父亲对孩子们的亏欠。珍妮特说:“可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乐趣。”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唯一完美的是在城堡里共同度过的美好的时光。城堡的地板上会有灰尘,城堡的墙壁上会有擦痕,城堡上空还会漂浮着海市蜃楼一般的谎言,但总有一天,灰尘会消失,擦痕会变淡,海市蜃楼会变成彩虹,谎言也会被原谅。发生在城堡里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童话,是独一无二的回忆,是父母子女互相牵挂的证明。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