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初读完《围城》,感觉到《围城》的确如钱锺书先生序中说到的是“锱铢积累”地写完的,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锱铢积累”而成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各种形象。
最为突出的,可谓是崇洋媚外之相,无论是处于矛盾与挣扎中的方鸿渐,果断坚毅的赵辛楣,还是“学有所成”的苏文执与所谓“剑桥毕业”的曹元朗,他们在国内总会有意无意的回想起自己曾经于国外留学的经历,“海归”可以说是《围城》中的一个贯穿全书的线索。只要到过国外,无论是否学有所成,他们心中仍留有那种从西洋回国的自豪感和身份感,就算回国后也会在平常有意无意的于话语中混入一些英文单词,这并无实用性,他们却偏偏要使用,就是为了时刻提醒他人自己留学生的身份。
可见,钱锺书描写出了当时各知识分子的现状:盲目追求西洋文化,洋人教育,甚至抱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观点。反映出了当时中国内部的落后迂腐之状,国人对国家毫无自信可言。知识分子皆怀有在国外留过学而自豪的思想,他们并不在意学习成果,要的只是留学生的虚名和头衔。这并无实际意义,只是井底之蛙的自欺欺人罢了。
上述《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在崇洋媚外之中还混杂了虚伪、不学无术却自吹自擂的特征,这一特征的代表人物即是方鸿渐和同为“克莱登大学”毕业的韩学愈。他们挂着出国留学的虚名,在外国不学无术,也许如鲁迅先生写到的“清国留学生”一样混日子,却不想承受回国后的冷眼相待,于是托人买来虚假的大学博士学位。更为讽刺的是,方鸿渐和韩学愈买到的是同一所大学的学位,却俨然两种结局,韩学愈的伪装更上一层楼,他毫无半点慌乱,甚至还为此编了一个关于“克莱登大学”的谎言,并且在三闾大学得到教授的位置,这竟不引人怀疑,他仍能混得风生水起而未被发现,这样看来,当时中国教育界可谓是可笑之至了。除此之外,苏文执对曹元朗的“诗”的赏识与赞美,也看出她其实并不是像吹嘘的这么有文化。可见知识分子们的不学无术也暴露无遗。
说到底,《围城》中所反映出来的人物,抑或是知识分子,已经不能单纯地将其称之为“知识分子”了,“知识分子”所代表的应是“以阐述和运用知识进行核心工作的脑力工作者”。而高松年、李梅亭等人,仅仅披有教育工作者的外衣,包着的却是他们爱慕虚荣,保障自己利益的私心,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教育上。譬如高松年,作为三闾大学的校长,文章曾清楚地指出过他研究生物学,但他却并不将其用在教育上,而是细究他人的颜色,将所学知识用在察言观色上,为的都是保住自己校长的地位不被动摇。
书中的知识分子们,一个个都只是空戴“诗人”、“作家”、“教师”头衔,在私下勾心斗角,自私自利的伪善者,他们没有任何作为“知识分子”的实质,他们之中有的是毫无知识可以运用,戴着虚假学位头衔的留学生,有的是有知识可用却用于追求或者保住自己职位和自身利益的伪教育工作者,前者和后者都可以说是对社会毫无作用的毒瘤,这也许是钱锺书时代社会现状的一种显现。
此外,知识分子们有着被动的性格,这一性格的代表人物即为方鸿渐。他的追求婚姻自由的想法被父亲拒绝后,便直接放弃了这种想法,寻求自我安慰。他被孙柔嘉的心机所操控,不能看穿孙柔嘉的装腔作势,最后随意结婚沦落到家破人离的境地。同样的,在三闾大学的汪先生也是如此,他被妻子说的哑口无言,毫无主动权可言。这些知识分子们似乎缺少应有的主动性,仅仅被动地去做事。
《围城》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极具时代特征,仍待我们细细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