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养育:给底线一个协商的空间
养育中,最避免不了的是父母、公婆帮忙照看小孩。隔代养育,是大多数家庭绕不过的坎。
场景一:在家
宝宝:姥姥,要吃桔子,吃大桔子。(像丑桔那么大的桔子)
姥姥:今天吃过大橘子了,明天再吃吧。
宝宝:还要吃,还要吃。(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
姥姥:来,姥姥给你拿。
宝宝:拿。
看出来了麽?对于一个两岁半的宝宝来说,突破了妈妈说的一天只吃一个大桔子的底线。但是如果姥姥再温和地坚持一下,宝宝也许就明白了,一天只能吃一个大桔子。
场景二:在面包店
妈妈在买面包,宝宝看到了有试吃的小面包粒就拿了几个吃。
妈妈:宝宝,这个是试吃的,只能吃两个。
宝宝:不要,还要吃。
妈妈:妈妈买了,一会吃噢。
宝宝:不要,还要吃。(妈妈这时已经伸手去阻拦,并告诉孩子这是试吃的面包,不可以拿多了。)
奶奶:(奶奶用牙签做成了面包串给宝宝),来来,奶奶给你拿了,慢慢吃啊。(就这样,奶奶拿着两串试吃的面包带着宝宝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面包店。)
同样一件事,在同一样一个场景下,妈妈和奶奶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让宝宝有自制力,明白一件事情需要有限度,而另一位却无限度地满足宝宝的需求。小小的孩子又会懂得该如何判断吗?
两个场景,看似小事,那么请问什么才是大事?见微知著,类似的小事,每天都在上演,日积月累,便造成了隔阂。
对于这类小事,很多妈妈选择无视,老人们用着老人们的低线和规矩,而妈妈们用着妈妈们的底线和规矩,但是当娃的吃哪一套呢?如果妈妈们认为需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规矩,那么也需要老人们在养育时坚持同样的底线。
在我们周围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爸爸妈妈主导(坚持的底线高一些),父母或公婆听爸妈的;第二种,父母或公婆主导(坚持的底线高一些);第三种,爸爸妈妈和父母公婆的意见一致(这个几率大概只有万分之一吧)。为什么他们对于孩子的底线不同?父母或公婆对于孩子输出的内容与爸爸妈妈对孩子输出的内容不同,而输出的内容是由输入的内容所决定的。爸爸妈妈所受的教育、所接触的社会、阅读的书籍很大程度上是和父母公婆不一样,由此决定的大家的教育观点一定不同。当然也不排除父母或公婆在养育上故意讨好宝宝的情况。
那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教育上,没有绝对的对和绝对的错。适合孩子的就是好的。但是当爸爸妈妈觉得父母在养育上有做得不对的地方,首先需要的是沟通,而不是逃避。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什么叫“几谏?”天下也有不是的父母,父母不一定完全对,作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对于父母不对的地方,就要尽力劝阻。“见志不从”,就是说,父母如果不听劝,则“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因为你是我父母,你不对,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不对的。这是一种孝道的精神。要温和地劝导,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把道理明白地告诉他。
对于宝宝的看护上的分歧,亦是同理。
而难点在于,如何说服父母和自己在养育孩子上坚持相同的底线。这里用“说服”这个词其实不合适,做儿女的为何要说服父母呢?重点不在于说服,在于相互的理解。
麻瓜相对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们说:
每当宝宝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你们都会发现子女在养育上与你们有分歧。你们可以试图先听听子女的想法,如果认同,事情变得简单,如果不认同,可以先看看子女的办法是否管用。如果不管用,你们可以建议其他的方法。找到一个可以协商的空间,而不是针锋相对。你们的底线是,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长辈可以尊重他们做出养育决定的权利。你们的角色其实是让子女们的日子更轻松,并和孙儿们享受天伦。
麻瓜想对爸爸妈妈们说:
你们应该很清楚,两代人对于育儿的分歧是必然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你们的想法和长辈一样,那反而是时代的倒退。
面对分歧,你们需要做的不是指责,在宝宝不在场的时候主动沟通,把他们带到早教圈,带到现代妈妈们经常带娃的地方,让长辈接触到和你们同龄的爸爸妈妈,让上一辈感受这个时代不一样的育儿环境。同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逐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有一个例子是,妈妈告诉两岁半的宝宝,刚吃完饭不要蹦蹦跳跳,对肠胃不好。某晚,宝宝吃完饭和姥姥玩看纸牌做动作的游戏,正好第一张纸牌的指令是“跳三下”,宝宝说,“不要跳,妈妈(说过刚吃完饭,不要跳)。”这是宝宝开始学会自我管理的第一步,而当宝宝做出客观选择的时候,我们要鼓励并肯定他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