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之门:习惯压抑自我的人,为什么都病了?
南开大学教授齐善鸿曾在演讲中提到一件事:
他说自己当初在妇科做医生的时候,很多来看病的女性,身体指标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都是当月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心里不痛快造成的。
他因此感慨说:每一件事情,最终都会变成一个人的生理状态。
病由心生,身体的病,往往皆因心里憋着的事。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躯体化”。
是说生气、憋屈、压抑、悲愤等情绪一旦憋在心里,最终会通过身体寻找出路,转化为身体的疾病。
百病生于气,久郁易成疾。
身上的病,多数都是情绪种的“毒”。
01
拖垮身体的,并不是疾病
白岩松曾在一节目中透露,有段时间,他活得很拧巴。
工作的压力,外界的议论,生活的不顺,事事都被他搁在心里,反复纠结。
整颗心被烦闷,焦虑,迷茫充斥,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着觉。
导致体内长了结节,脑袋后面还出现了一块斑秃。
不好的情绪像垃圾,憋在心里久了,就会朝内释放。
韩国媒体曾写了一篇《只有韩国人才患的疾病》的文章,成为新闻热议。
文章中称,有一种名为“火病”的特殊疾病,是韩国人特有的疾病。并且已经被医学学会,定义为“韩国特有的文化症候群”。
通常患“火病”的人,会出现头痛、胸闷、气短、焦虑和失眠等身体不适症状。
可是,去医院做身体检查,又查不出生理原因。
后来,经过统计发现,“火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韩国女性;
她们多是长时间反复被丈夫殴打、被婆家虐待,丈夫常有外遇、酗酒、赌博等恶习;
她们心中满是怒火,却又觉得嫁人就得认命,只能压抑自己的情绪。
而这份情绪,转而通过头疼、胸闷、失眠等身体症状去表达,形成“火病”。
正如美国亚特兰大疾控中心的一项发现所说的那样:身体90%以上的病痛,都和被刻意压制的情绪有关。
身体是有记忆的,那些憋在心里的事情,埋在心里的情绪,都会被身体如实记录下来。
日积月累,最终在某个时候于身体最薄弱的地方炸响,从而引发健康灾难。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体有一群“健康卫士”叫做淋巴细胞,其中有50亿特别能战斗,而且可以抵抗病菌。
但它们往往被我们的心态所影响,不同心态下淋巴细胞的战斗力不同,人体免疫网的防御强弱也不同。
心态越好,越能调动体内淋巴细胞的“情绪”,使它们愉快高效地“劳作”,为健康保驾护航;
心态越糟,淋巴细胞越容易受到抑制,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各种各样的疾病趁虚而入。
宋朝哲宗年间,苏轼和旧党官员刘挚、梁焘先后被贬往岭南。
当时岭南不仅气候湿热难忍,还瘴疠肆虐,毒虫成群。
被贬到这种贫病交加的蛮荒之地,刘挚、梁焘颇多哀怨嗟叹之辞,整日忧心忡忡,长吁短叹。
沉溺于过度的思虑与忧郁中,他们先后患病离世,唯有苏轼安然无恙。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在于苏轼拥有良好的心态。
即便在这种落魄境地,他依旧乐观豁达,谈笑风生。
挖草药,酿美酒,游山玩水,写诗作词,怡然自乐。还幽默地表示为了一天能吃三百颗荔枝,自己愿意一直做个岭南人。
很多时候,真正拖垮我们身体的并不是疾病,而是心态。
良好的心态可免疫疾病的侵扰,糟糕的心态则让人在负面情绪中积郁成疾。
02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周国平说:
人的身体是受心灵支配的,心态好,病自退。
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养一个好心态,能顶得上世间良药。
作家蔡澜先生便是一个极懂得养心的人。
他曾有一句妙语:“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要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他所说的“最”,并不是真的最昂贵,最稀有,最高级,而是懂得享受生活所给予的一切。
比如,逛菜市场就是他最享受的时刻,而且,他并不是去逛政府建造的集市。
而是街边的小店铺,尤其是那些摆在路中间的小摊位。
警察每天都来驱赶,待他们走后,小贩们又摆满货物,开始讨价还价。 恢复了活色生香的景象,看起来有滋有味。
比如,大多数人看见漫天的乌鸦嘎嘎叫,会觉得很触霉头。
但在蔡澜眼里,乌鸦是唯一会将食物含给父母吃的动物,是极好的动物。
所以,他总会仰起头尽情观察,尽情欣赏,觉得生活无限美好。
如今,蔡澜已是81岁高龄,但他依然活得神清气爽,过得潇洒从容。
明朝医学家龚廷贤曾说:“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
一个好心态,便是一味养生良药。
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好心态呢?
认识和接纳自己
拥有好的心态,首先要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即使是圣人也难免会犯错,也有不如他人的短处。
我们只有肯定自己的价值,看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对事物不再过分苛求,学会坦然接受,才能放平心态;
从而使自己从缺憾中发现不足,从不足中寻求改进,获得突破与成长。
培养积极的思考习惯
积极的思考习惯,可以改变我们对待问题和困难的态度。
当我们面临挫折和挑战时,消极的想法会让自己陷入到绝望和无助的情绪中,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相反,保持积极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从困境中找到出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
当我们意识到有负面情绪干扰到自己时,可以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对话去努力转变它;
比如告诉自己:
“我不怕,我能行,我一定有办法可以克服困难。”
“不就是挑战吗?太好了,这不正是自我成长的绝佳机会吗?”
这样的积极自我对话,会不断地激励我们勇敢前行,将消极转化为向上的动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再强的精神力量也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来支撑。
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以及参加有意义的活动,都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改善心理状态和情绪。
有医学家指出:
心情好情绪舒畅时,体内分泌的是多巴胺、脑多肽等可以舒张腺体细胞的良性激素。
但是当人处于焦虑、紧张、生气等情绪中,体内分泌的血管紧张素,会引起血管痉挛。
这类情绪不及时缓解,便会阻碍血液循环,导致经络不通,进而“憋出”各种疾病。
将情绪吞进肚里,藏在心底淤积,无异于往身体里埋雷。
所以无论现在过得是怎样的生活,是穷困潦倒,是障碍重重,是身无立锥之地……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
只要我们努力调整成积极的心态,照顾好情绪,心里不憋事,身上自无病。
如此,也会吸引许多正能量来到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美好。
养好自己的情绪
武志红曾说:“人活着不要憋恨,不要憋哀,也不要憋怒。只要让内在的情绪流动起来,黑色的恨就会转化成白色的爱与阳光,滋养自己。”
身体与情绪的关系,就像河床与河水的关系:当情绪如暗流一样积压在心底,日积月累,最终只会冲毁作为河床的身体。及时疏导,有效排解,让情绪流淌不郁结,才能神清气爽。
在彩虹之门疗愈空间,色彩心理疗愈师会引导我们与身体链接,倾听内在的声音,看到自己真实的情绪状态;然后运用色彩瑜伽、舞蹈、绘画、游戏、茶道等疗愈技术为情绪找到适合的释放出口,让情绪自然流动,慢慢的委屈、愤怒、焦虑等低频情绪会自动转化为喜悦、平和、爱等高频情绪。
“情绪如同水,宜疏不宜堵”。面对情绪我们不能一味地逃避,也不能总是压抑和控制,只有把情绪疏通了,才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心态,健康也会因此而来。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部分图文来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