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未必有好报,你还坚持初心不改吗?
今天阅读文友安吉拉的一篇文章《无奈的铃姐》,文中的一段描述很受触动。
来源于网络当下疫情期间,不少人都在为自己的饭碗发愁,(确实有好多企业或个体难以为继,被迫裁员或停工停产),铃姐的女儿不吭不哈就辞职了,问其理由,只说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问她想做什么,答曰:找到了就知道了(看来她自己心里也没谱)。
工作找了几个月毫无进展,做母亲的心急如焚投靠亲友帮忙四处打听,偶然得知同事小颖有个间接关系,某企业需要招聘懂韩语的岗位,正好铃姐的女儿有韩语证书,热心的小颖一番通关后,铃姐女儿的简历提交到用人单位人事案头,人事一个电话打给铃姐的女儿,告知符合他们的招聘条件,意向进一步交流沟通。
铃姐的女儿回复:可能她(介绍人)不了解我的水平和职位需求,我的韩语口语水平比较一般的。
女孩的一句话把人事拒之门外(还是把自己拒之门外?),也把热心牵线的一众人浇得拔凉拔凉,尴尬的窘态无以复加。可想而知,她的妈妈面对同事又情何以堪!
读完这篇文章心绪难平,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不会做事,做人的道理也不懂吗?再不济,装作应付一下,给帮过你的人下个台阶,很难吗?
联想到自家的孩子,几乎就是一个翻版,倒是跟家人打招呼了,不如说是通知,我不干了,你们说破嘴也没用。
莫说两代人之间有代沟,那点心思不言自明,共同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活少薪多离家近,是每一位求职者的潜在梦想,如果工余时间再多点,那就可以宅家里爬网上自得其乐。
想到这里,我真为那些费心扒拉穿针引线的热心人不值。只因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来源于网络那年,久违的女同学从县城赶来求助定居L市的几位同学,席间言及儿子面临高考,艺考生,器乐钢琴,让老同学帮她孩子物色一位高人指点一二,几位同学好像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恰好我有个间接关系,答应帮她问问。
曾经的一位女同事老公是中师的音乐老师,主攻钢琴,在本市圈内位居前三甲,业余时间也招收学生单独辅导,因为名声大,应者云集,需要提前预约。我觍着脸联系了多年不曾往来的女同事,女同事还算给面子,答应回去跟老公商量,没过几天,女同事电话告知,他老公答应了,并约定了时间,再三嘱咐:到时候早点来。这头挂断老同事的电话,那头兴奋地给老同学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同样嘱咐:尽量早点到。老同学电话里表示感谢,到时候一定到。
帮老同学办了一件好事,心里还小得意了一番,这件事就放脑后了,心想,他们自己的事不会不上心。
约定之日的次日上午,老同事给我打来电话,用的是女高音,高分贝,狮子吼,我本能地将听筒移开耳边,依然能清晰地听到老同事的疾言厉色:你约的人呢?什么素质?放人鸽子!害我被老公骂个狗血淋头!我老公说了,以后少给他介绍乱七八糟的人!!随后啪的一声挂断电话。
那是把话筒拍在座机上的声音,这边清晰可闻,这就是赤裸裸的打脸,顿觉脸上火辣辣的麻木,而自始自终我没能插进一句话。也好,省得尴尬,除了道歉还能说什么呢?
情急之下,把电话打给老同学,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同学接了电话,老神在在地:哎呀不好意思,我们在省城寻了一个钢琴老师,孩子最近文化课也紧张,L市就先不去了。
你不来早说呀!耽误人家一节课的收入还在其次,这做人有这么干的吗?亏你还是个领导干部,是你不靠谱呢?还是我不靠谱?还是老同事不靠谱?老同事转述她老公奚落怨怼她的话,不正是老同事送给我的警告吗?莫名其妙地咋就成乱七八糟的人啦?!
事已至此,覆水难收,有些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伤你一次,疼一辈子,如果道歉有用,这世上还有矛盾和误解吗?
我能理解老同事对我的怨恨有多深,害她在老公面前抬不起头,这份怨恨此生怕再无冰雪消融之日。脚上的血泡是自己踩出来的,怨谁?硬着头皮接着吧。
我的亲同学呢?大概上辈子欠她的吧,也算还清了,今生今世,永无瓜葛。
来源于网络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如果不是今天读到简友的文章触及痛点,我几乎要把这件事忘记了,不是我神经粗大,而是本能地屏蔽,不愿提及。而这十多年间,依然出于本能,记吃不记打,能帮别人的绝不推辞。积习难改,这就是所谓的三观吧,三观如果那么容易改变,那还叫人吗?
也曾想,若干年之后如果遇到老同学能否云淡风轻?看修为吧,以我目前的功力,只能视为空气。
祈祷,最好永不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