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心安而写

平平散谈笑着听(连载7)

2018-05-23  本文已影响127人  简墨白

由世间无“我”到世间有“我”——“我”的生活故事

爸爸与妈妈相识是怎样的缘分我不清楚,从我懵懂记事的时候,我的世界里就有了奶奶、爸爸和妈妈,还有哥哥、姐姐和弟弟,但是,相知、相守的却只有那暗淡得再也不能暗淡的屋子。如果要问原因的话,现在想起来也就是穷困使然吧。模糊的记忆中有蜷缩在妈妈怀里的影像、有妈妈蒲扇下凉爽清风伴我睡眼惺忪的朦胧,有妈妈严厉的呵斥、爸爸无声的淡然、兄弟姐妹关切的神态……,记得最清楚的是这样的情景:幼时的自己抱着妈妈的腿、仰头听妈妈与别人聊天时说的那句“一会儿生产队里该分粮食啦”,听完这句话,我笑了,那种笑的感觉真是好,因为妈妈夸奖说‘“这么小的孩子,好像懂事了”。或许,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我的眼里、心里应该有了世界、有了他人,但是肯定还不知道有“自然”,不知道有“自然而然”,更不明白“因然而然”。

……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点着昏暗油灯的屋子里聊天,现在不记得聊天的内容,只记得妈妈的手抱起我的感觉;白天家里人都去出工,调皮的弟弟不跟我玩耍,他粘着妈妈周围。那么,整个家里就是我的世界、我的天地、我的空间。记得妈妈的叮嘱:不要乱跑、不要惹事、不要……。终于有一天,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小小人从院外冲我招手,那天我去了她家,我惊奇地发现,她的家好干净、好漂亮、我好喜欢。

也就从那时起,我爱上了整理屋子、院子,尽自己所能整理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的,可是,爸爸说“不用那样干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还说“院子里的土都被你扫没了,照这样扫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得要重新去别处挖土来垫院子”。妈妈说“做吧,别累着,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或许,从那时起,我就是想告诉世间:我存在着,用我自己的认知和自己的方式告诉世间,我来过了,需要在这里留下我的痕迹,仅此而已。

我是自然界随性的一粒微尘。很早之前,看到过一个哲理小故事:

禅院里的草地枯黄一大片。

“快点撒点种子吧,好难看!”小和尚说。

“等天冷了。”师傅挥了挥手,“随时。”

中秋,师傅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傅说,“随性。”

撒完种子,就跟着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跺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傅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傅,这下可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里发!”师傅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起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傅点头:“随喜。”

我已经不记得这个故事是从哪里抄录下来的了,可是,这随时、随性、随遇、随缘和随喜却深深地印进了我的脑海,内在的意识无形无影,无色无味,可就是实然地存在着。随境的一粒种子实然地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曾经的种子长成了树,然后又结了种子,然后……依然存在着,实然地存在着,后续的存在或许记录着之前的密码,可是就是这个存于自身的密码,“现存的自己”对此却浑然不知。有时,我就在想,流传了几十万年的密码,为什么执着地生存着,我坚定地认为——一定有它的使命!它四散生机、遍布生命,披荆斩棘、历经千难万险……,却始终不辞生命。我感觉一定是在寻找——也或许是在托付,寻找可以解密的人,寻找可以托付密码的人;也或许是在保密,寻找那些可能泄密的人,与之决斗……,这些我不得而知。如果是寻找可以解密的人,托付使命之后,使命结束,表现出心满意足的样子,像其他生命一样,笑着、淡然离开;如果是寻找泄露秘密的人,那又是怎样的状况呢?或许就是“实然”与“被实然”之间的一种血腥较量。不过从现在我自身的感知来猜想,“实然”是在找寻能够解读 “实然生命”密码的人,因为它是漫撒种子与大千世界和空灵世界,于其中不疲不倦、世代延续,除非是使命解读,否则,哪里会有如此的耐力和生力。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是“实然”密码的拆析、躲藏的过程,也是“实然课堂”的追踪、记录过程。

我想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带着祖辈的密码,积存着生命的力量,迷茫着我的前世,开启着我的现在,畅想着我的未来,流逝了的的过去已经不存在,簇拥着的现在正生机盎然。我要重重地施力,稳稳地把握“实然”,不虚妄、不偏移,成就“实然”的内涵。因为我来过,我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痕迹,思来想去,就把能留得住、经得起时间冲刷的“文字”以“课堂”的形式留下来吧,——因为“课堂”二字已经被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这是我的职业促成的,用以讲自己的故事,铺展自己的人生课堂,创造自己的历史,成就自己的梦幻理想:

实践一个公式:人生课堂=事件+机缘。

说出一个结论:实然存于极端不存于“骑墙”。

因为只有极端触及,人们才有切肤之痛,如果采取“骑墙”之道,人们只能淡然对待,置身事外——所以才有了“实然——因实而然”的出现,有了教育科学的规范。如果从使命感的角度来看,以中庸的态度对待“实然”,这是辜负了祖先在炽烈的热情中播撒的希望之种,辜负了累世寄托之重任。以“骑墙”的态度对待,有失祖辈的情感传承,少了“实然”中的“情感实然、信义实然、社会公信……”这一部分内容,“实然”的内容就是缺失的。我为真我实然,无时无刻不在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

先来剖析一下“真我”,从哪里开始呢?将我剖开,内在与外显都晒在这里,内在的情、外在的躯壳莫不大白于天下。有着人们应该都有的人情、人样,我于共情共样中抽离出了“我之所以为我”的唯一特性,这个“唯一”或许能够表达“我的实然”一角。从人们共性“爱”的角度来解析自己的多面性吧:

属性一:“唯一性”被放逐于公义之爱中的结果。用衡量“共性爱”的固定框架圈固住我“唯一属性之爱”的动态,这其中必然有我的理解,此处,这个理解是“唯一”的实然理解。

我知道,我不可能被所有的人喜欢。到现在为止,我还知道,没有一个人是能被所有人真心喜爱的,绝对没有一个人。我更清楚地知道,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恕我夸下海口,这是由每个人的“唯一性”所决定的,因为“唯一性”与“共通性”之间是存在着不可调和、不能相融的矛盾。再转换个角度说,就是“‘每个人——肯定包括我’——不是一个讨所有人喜欢的人、不是一个会讨所有人喜欢的人”,或者说,“不是一个值得被所有人喜欢的人,不是一个会被所有人爱的人。”但,我相信,每个人自己内心却渴望那如火如荼的爱的情境、爱的景象,有时候内心就觉得只有这个字才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实然”,也是我有了生命以后的内心“实然”的表象,这个表象被我用语言表达出来了,但其实“爱”字真的是还不尽我意……,我的“实然的“‘爱’不同于他人的,是唯一的。

从教育理论上来剖析“实然的爱”,有教育学术著作上说:教育是人们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动物一般在母体这个生物环境中度过它最重要的发展期,到他降生之时,其大多数的器官和机能都已趋向成熟,来自本能的许多行为方式都已经固定化或程式化……。还说,现有的研究表明,虽然有些动物甚至有自己的语言,但动物语言只是一种情感语言,这是一种完全主观的语言,它们类似于人们语言中的感叹成分……人是符号的动物……。

如此看来,我(每个人)如果用“符号”刺激我(每个人)爱的内容、形式、过程……等等 一系列的行为,那么,我(每个人)还能称之为“我”(每个人)吗?还能称之为“我(每个人)的爱”吗?虽然改变了 “唯一”变成了 “唯一共性”这一矛盾共同体,逻辑上说不通,但确实是经过教育之后才出现了的实然存在的“爱”,而这个“实然”存在还被人们认可,并且,极有可能还被推举成“教育的成功经验”……。

至此,不想再用其他人们的理论来佐证了,如果继续的话,我想漫撒的“实然”种子就又会出现新的变种……,还是转笔继续我的情感疏散,漫撒“唯一属性”的独特和安然……

如果让”我“费尽心思去讨某个人的喜欢,”我“的内心难受程度堪比上刑,我觉得自己“挺不直腰板”、“抬不起头”,羞愧难当,不知道这种感受是否能够伴随”我“生命的始终,”我“爱我的家人,但是,如果我的能力限制了我”爱“的程度,那么,我的心境会是百般无奈,懊恼至极,那种无助的凄凉感也就会油然而生,但,”实然“告诉我:于事无补,所有的一切都是会归于”无奈“,……。这样的生活肯定不是”我“所希望的。我,分裂出多个”真我相“、”真我象“……

逐渐地,出现了一个个的“我”,每一个”我“都独自”成形“、”成相“、”成象“:

”我“都独自”成形“、”成相“、”成象“之前的情理相缠中的”我“:”情感“托生“语灵”来还魂,这些“语灵”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是我的血液和精气转化而成的精灵。它们是我的化身,每当要表达的时候“我”就化成了众多的语灵,代我行、替我说、帮我想、给我做,成了我的替身。据说语言种类也可以分成情感语言和命题语言,命题语言不仅能对信号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能对符号刺激作出反应,不仅能理解具体的物质世界,而且能理解抽象的意义世界,有动物学家说,"……要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转化为社会学上的人",还必须进过一次“社会上的出生”,就是经受社会环境与教育的洗礼。但是,这样的理论不能说服我的内心。情感语言也好,命题语言也罢,我只是聚合了自己独特的内心和躯壳游离于生存环境中,这个环境包括了时间和空间,涵盖了自然和社会中林林总总的事件,驱动我的内心和躯壳,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动态“实然”、“ 成了象”、“ 成了形”并“留了痕”。——此处出现的“教育”二字,我从“社会期望的规范”角度来理解,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达到某种需求的期望,所以,若从理性科学的视角来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并以此来衡量“教育产品”是否符合科学标准,就如用食草动物的眼光审视食肉动物的美丑,并制定相应的标准考量食肉动物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指标……合格,就……,……指标……不合格,就……,如此,必然会出现合格就是达到了食草动物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那食肉动物必然就具备了食草动物的特性,同时,也失去了部分食肉动物的特性。可以想象,在这种“达标”的过程中,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分别都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煎熬……,可是,直到现在,我也不能很明确地认知这种挣扎与煎熬是否称得上是“教育”!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一些粗暴的教育方式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这样的画面:人为了得到牛奶,强行母牛怀孕……,强迫母子离分……,施加种种措施使母子离心……。每当这个时候,我都很虐心:教育到底需不需要“心机”、“技巧”以达“高效”?正是这样,从我认识的世界中,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从现实的体验感悟中,依照正常的逻辑认知,应该-也只能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教育起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教育框架寄存于欲望成真,教育效率得益于评价标准。

从平凡的生活中,人们是不是常常见到这样的一个人、一群人、一类人:

他们“没有感情”——自己认知的——只有自己的感觉是感情;他们“没有追求”——自己的感知的——只有自己的感知就是生活,自己的“酒足饭饱”就是最高境界;他们没有天地——自己的眼界——只有自己的所见范围就是天下、世界,只有狭隘自私的想法和作为,他们的周围充溢着这样的环境,并且,这样的环境围紧了他们的所作所为。

假如“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的生存环境也是与之相差无几。

再假如,风云际会,天地作美,相似的环境成全了我们,我们了有相遇,有了共同的生活,……,可是,相似的境遇却是造就了每个人各自本质的不同,比如:他为男,”我“是女——自然属性之别;他被称作上级,”我“被称作下属——社会属性差异;每个人的家庭生活是社会的缩影。

消逝了的“我”:我的天然至纯而又积极的情感语言带着我的笑声就消失殆尽了——这里存有三个“我”,即“天然至纯”的我、“富有积极情感”的我、“乐观向上”的我。

郁闷了的“我”: 我的生活就有了阴霾——这里存有两个“我”,即“平常生活中阴冷”的我,“内心挣扎不已的矛盾着”的我;这两个“我”,使得自己的眼里满是寻找和期待,没有了淡定和娴雅。这“郁闷了”的我潜意识中总有“祥林嫂” 的“心经”:曾经,窄窄的内心世界里,“我”只是要求能够有一个与我“共二合一”的人,一个“抵足共口”可以“共筑一生一世”的人。“我”想,有一个可以说情话的人、可以共同做心事的人,这应该不是一个奢望啊。但是,在“我”这里就成了奢望。至美的爱情、美妙的生活、相互的依赖,这些,“我”怎么就感受不到,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啊?所以,在现存的世界里,“我”就总是以阴郁的心境出现在大众面前,日久天长,“我”变成了一个所有人共识的“不活泼、不开朗、不可爱”的一个“心思缜密、心机很重、脱离群体”的孤家寡人。这是爱情生活中的“真我”,众人眼中的“他我”。

这样的生活经验堆积出了这样的语灵到我的周围:这些就是生活,实实在在的人的生活,世世代代都是这样过的,不信的话,就问一下咱们的父辈……,这些生活现象和感触实然地说明了:要想超然,必须先按照“实然课堂”的方式爱自己,现存的实然的方式就是循着前人——绝大多数的前人(或者叫从众心理)的方式进行争斗和较量,然后把别人推下万丈深渊。需要提醒的是:自己要毫发无损地站在顶端……。

契约中的“我”:然后在契约生活中,在大众面前的“我”还必须是一个“贤妻良母”的角色——这是社会角色的要求,必须表现得让别人看起来是幸福和欢乐的生活着,从“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要求谈“职责”的角色定位。所以,“我”学会了“大众眼中”的规矩地活,但,实际上,“我”变成了一个大家所说的双重性格的人。可是,“我”真心所感,从每个人的认知角度看,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可触摸、可回忆、可复制的“实然”。所以,这也是“实然的我”呀!

方方面面都是“我”,我是“实然”的我,我的生活是“实然”的经历。

不需要再思考“什么是实然的”这样的问题了。自己说的是话,做的是事,发的是脾气,经受的历程……都是生活,活色生香。也不需要再问“什么是虚伪的”这样的问题了,好像都不是”虚假“和”伪装“,那些都是实然发生过的,或者是未来将要发生的,包括面目表情——或和善或狰狞,或灿烂或沉郁,爱情生活中、婚姻生活中不要问“到底哪个是实然的我?”因为,即使质疑的问题再多,答案也只能有一个:一切所有都是“实然”的。所以“我”是“实然”的,我之外的一切也是“实然”的。其实,“大众眼中”的我,是经历过社会实践活动后,受了社会教育和生存环境的感染形成了我的“实然”,它并不虚无,而是受社会制度规范之后,“我”必须经历一个备受煎熬的心理过程之后,才能如老鹰一样有二次成长,成长成一个“新我”,这个过程“新我”形成的过程,就是在迎接社会学上“我”的出生过程。也是一个“实然”的”我““实然”的生活过程。

有了“实然”的我,接下来就要说“实然”的事,“实然”的人做“实然”的事,这个逻辑没错,用现在流行语来说就是“这句话没毛病”, “这句话真是没有毛病”,可是质疑就出在“没有毛病”上,需要求证、需要举证、需要……。

有人说,人间“事件”就是三句话:之前的原因,之中的具体发生,之后的结果。想借此来说“事件样态”,以此达成“实然”与“实然”之间的变幻:“之前的原因”所显现出来的纯存样态,没有人为的因素干扰,是“实然”,随着事态的发展,需要加入认知情感等因素的时候,“被人叙说和描述出来”的“实然原因”就变化成了“实然原因”;同理,“之中的具体发生”变幻成实然,“之后的结果”堆积后被“心”虚拟成实然。由此“实然”的事件也就合乎逻辑地产生了,所有的事件都会是以时间为轴心、以事件为半径、以逻辑为域场展开。如果把“人生就是一堂课”看作是一件事的话,那么“推进‘实然课堂’进程、记录经历的‘实然人生’过程”就是应然的实然事件——“应真实”(课堂)。既然是推进、既然是记录,那就需要有力量、语言、内容、时间、空间……等一系列要素的独立、互动、融合。

“语言”同“语灵”一样,具有独立功能,在这里,它是“实然”事件的铺陈延展,这个铺陈中包含了“生物实然”和“社会实然”,二者共力协同演绎着“应真实”课堂的秩序更迭。

语言是有灵性的,所以,称之为语灵、语咒、咒语……,文章是语言的集结,是集众多语灵于一处的魂灵,文章将众多文字的灵性聚合格致、妙布巧置、聚化升腾,形成“漫无”的灵魂——文魂。在读文章的时候忽略语言的存在,语言不被传抄铭记,洋洋洒洒的语言,洋洋洒洒的景象,构成了当下的虚无镜像,梦幻云影、珠音玉弦,变幻万千,灵异无限、至美无限。语言有灵性、语句存精妙、文章有魂灵,合而成实然,灵性+精妙+魂灵=实然,那么“实然”更应该有灵魂,这个魂灵附着于“实然”里,统领着实然,浸润着实然,使得实然成为人们忘我追寻、舍生而赴的终极。那用怎样的词汇、怎样的语言进一步的构合铺就才能把“实然的灵魂”表达准确呢?挑遍脑海所有,只找到了一个字“爱”。实然的灵魂是“爱”,我认为这个答案就是“正确”的答案。因为——“爱”可以成就奇迹。这个奇迹就是由众多的语灵聚集到一起,经过协商、讨论,找准自己的位置,共同呈现出来的。它让前辈露出笑颜,让后人嫉妒羡慕,进而追逐、向往,让同辈借鉴、甄别、鉴定,直至仿效、拥有。收取众多繁杂事项、依照现存明晰的逻辑顺序分类,归于“科学规范”的条条框框,将“实然”的灵魂捧在手中。可是,在浩如烟海的词汇中挑选最能表达xxx实然样态的词语,真是难以取舍,选取了“实描”,却少了“灵动”,选取了“奇妙”,却差了“自然生成”,这些只是做到了以表情达意,只从功用上体现了“实然”存在的一个视角……。

平平说:“爱的程度可以成就人生奇迹”。可是,有人却说:“未必”。而且,他们会从自身的“实然”感受和亲身经历出发,理直气壮地举出多个例子:“比如,娇养儿无后生;再如,我的爱,我想以索要的形式得到爱的浓郁,结果得到的是冷酷和不齿;想以乞求的方式得到爱的眷顾,结果得到的是践踏和放肆;想以给予的方式得到爱的垂怜,结果得到是贪婪和肆无忌惮;想以谦逊的方式得到爱的公正和平等,结果得到的是虚伪和鄙吝……。现实的严酷和苛责来自于人性实然的本我之恶,现实的美好和希望来自于现实中严酷和苛责的臆想。这样的状况才是实然,如此不堪的的现状,怎么能用“爱”字来表达实然的,并以此作为灵魂?”平平对此,笑而答曰:“这或许就是俗语所说的‘物极必反’——大俗即大雅,大恶即大善。”其实就是“生物态”向“社会态”转变的过程中所感受的一种觉察,也就促使人的语言风格、路径的转变。由情感语言转向符号语言——本处的语言分类就是不合乎逻辑的,相互间有交叉也有相离,含混不明,这也是正常的,就如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混沌体一样,不过在转变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介质在起着推动的作用,这个介质就是心力所指……

爱是实然的,不论是你的还是我的,爱是虚幻的,不论是你的还是我的。梁祝是千古苦恋,那是爱;牛郎织女是天人合一,那是爱;以身饲虎是宗教传说,那是爱;万里长城、万年运河……又何尝不是爱?科技进步、学派争鸣、社会发展……这也是爱!

天生智慧所约束,我无缘涉足大爱大果,仅凭父母所赐之命,踟躇于天地间,有爱洒于此,有命曝于此。依现实所显,以时间为轴,剖析实然与虚拟,为迷茫的内心挖开一程生命之路,以让烦扰的内心寂然安泰,脚印深重、思而有序、魂有所依、魄有所止。命理玄妙,无归始终。“命”简而“事”繁,命“重”只因“心”大,事“繁”皆怨心“小”。万人万面、万事万物都有“命”有“理”。

其实“命”就是循着心的指向,找寻“存心”的理由,找寻生命存有的理由,探寻 “生”的原因,依循人的现存逻辑,制出存“生”的框架,以达到一劳永逸、省却后辈万般苦寻的辛劳的作用,而这个框架就是 “命” ,找寻的足迹经过人的认知逻辑整理就成了“理”,二者合而为一就成了“命理”。在这个找寻的过程中,有人依据自己的天赋,给出“命理”各种各样的解答,比如有人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数字,世界的本质就是数字”,从数理角度来看也不失为是一种答案。从现代科技中更能找到大批量的例证。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以人的逻辑剖析这自然万事万物,进而形成人们所规范的“科学”,形成数理概念,通过仿造、克隆、破坏……等等一些列手段干预纯自然生态,目的是期望能够创造出“人造自然”,用以证明人是万能的,人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创造世界,甚至是相信“人定胜天”,依照这样的推理,“自然”可以被人控制,“人(类)(智能)”可以控制“人身”。“人智”也是由一连串的有序数字构成的,如果有外界因素干扰了它的排序,那么,就会发生相应的链式反应,原有秩序被打破,打破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原有元素积极寻找新位置的运力过程,依据力的强弱,再重组新的秩序,并使事物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个过程就会产生相关效应,甚至触动关键元素地位的变化,致使整体排序会重新构合,出现万千形态,又出现了一轮由“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循环往复,不一而止……。简单地说,命就是被“人智”虚幻预设的模型,人就生活在其中却不自知;“理”就是在追寻“命”的过程中经历的繁芜事件,丛丛杂杂自成痕迹,被人们整理、控制形成了“理智”,并使得理智发挥更大的管控作用,期望有更大的作为和发展,使之不朽不衰。

综上,平平说,其实,此处“实然”已经超越了一般”实然“的概念,它包含了人为设定的框架,迎合了人们认知中的“应……”,所以,为了区别于一般实然,此处的“实然”用“应真实”来表示。“应真实”的内容需要被“爱”包裹,也需要包裹“爱”,“应真实”与“爱”的关系难以用互溶、互容来辨识,互为大小,难辨始终,每个字都是精灵,所处位置不同,意义就相去甚远,就如一个人的身份不同,其代表的含义也不一样是同理。可是,精灵们都不愿意站出来承载“应真实”的内涵,此处,只能我自己殚精竭虑,委托“心”字来承载,由它伸合翕张,掌控全局。张开去,“应真实”容纳所有,即“应真实=所见+所感+所体悟+所提升=所显+所现+所觉+所悟=实然+虚幻”;翕合来,即应真实=大爱……。“应真实”以爱为魂,以事件为载体,以“仿影”为物象,以解析为手段,以偶合为应当之获,以 “应真实”的表象为显性形式,集结相关要素,依照“动态-有界-固化”的步骤游弋于时间的海洋、空间的寰宇之中。千拆万析理不清人间大爱!“应真实”的灵魂是“人间大爱”。

与“应真实”的物象共生共存的是时间,“时间”这个要素的存在使得世间万态更为扑朔迷离,幻化无常。古有“玄道”统领万物、万态,以“道”成“玄理”,人们穷志以言之,流传千载的《易经》仍然被人们奉若至宝;求玄问理《道经》,也是人们的念念不忘的经典;人治极品论的“儒道”开人们“社会秩序”之先河,程朱理学也是人们智慧的缩影..….,现在,它们都以静态的实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今有无穷无尽的科技发明、脑导引、宇宙探微、梦的虚幻世界、影像折射……经天才的妙弄秒变成现实——变态的实然课堂,反之亦然。凭借大智慧,出现了超人、伟人,林林总总,数不胜数。有了人们即有了社会形态,有了社会形态就有了政治、经济……,有了社会团体、宗教……,有了团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有了个人强加于团体意识的混合……,实然与虚幻变幻推动着人们的内心的变换,导致力量的威力爆发,进而推动“应真实”的动态,使其螺旋式变幻,呈现万千形态。似繁实简的应真实状态,如何让“处于闭眼状态中”的人们睁开眼睛、启动思维、调动体能依照自己的天赋开启智慧点,以在应真实的的环境中完成“乐呵活”的生命历程,以保证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不再迷茫和纠结。若将繁杂的客观物象与虚幻的时间融合,将其中心意旨凝练而为"实然课堂",依随“时间”魔性"研究“应真实”随性的物象变幻,依照“时间+客观环境制约”研究“应真实”物象所呈现在人们视线内的"实然''之态。换个角度,如果用人们通常说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来解释的话,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眼”的视域已达“不见而见、不见而建”的高度,“耳”的作用已到了“不听而存音、不听而做曲”的阶段,“实”与“虚”、“ 真”与“假”的内涵已经被极限扩充,原本的解释已经不能准确地概括现有意义的内涵,时代的进程已经将人们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阶段。如果一定要借用这句话,那只能强行划分:影像存于脑内算“虚幻”、影像游于脑外算“实然”。

平平说,将 “应真实”聚合压缩,透过现实与虚像,以“己心”为标准设计“实然课堂”呈现“应真实人生”。以上内容呈现着“应真实课堂”中“环节一”流程行进中的状态。“应真实课堂”可以这样描述:“人生是延长了的45分钟,45分钟是缩减了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