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儿童性教育

儿童性教育容易走入这十大误区!

2020-01-29  本文已影响0人  发条盒子BOX

       

误区1:性教育过早会唤醒孩子对性的好奇,导致孩子性早熟

性教育是淡化孩子的好奇心,避免盲目尝试的方法之一。

你不告诉孩子,孩子的好奇心并不会消失,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了解。我们很难保证,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获得的信息,是否是正确的、健康的。

现在的孩子并不缺乏获取性信息的渠道,他们缺乏的是了解正确、健康性信息的方法。

误区2: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的时间越早

孩子对性越了解,越不会因好奇而盲目尝试或模仿。

且有大量研究表明:接受全面、科学的性教育,并不会增加青少年提早发生性交的可能性。一项大型的综合研究也发现,性教育可以推迟初次性交时间、降低性交频率和减少性伴侣数量。

误区3:性教育讲太多不好,要把握一个度

性教育的度,其实和教其他内容的度一样,重点在于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能理解就多讲一点,孩子理解不了,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就如同,我们在给孩子讲解数学作业时,想的是如何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讲解。正如,我们不会给小学生讲解微积分一样,我们也不会给3岁的孩子,讲解精子的成分。

误区4:孩子长大后自然就懂了

现在的孩子所生活的环境与我们当时不同,现在孩子获取不健康的性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好奇,偷拍/偷看异性身体、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误区5:性教育就是防性侵教育

如果长期只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很可能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会认为性是肮脏的事情,对性产生恐惧。

且我们无法百分之百保证意外不会发生,一旦发生意外,这些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对性的恐惧,而不敢告诉父母,甚至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

所以,我们平时除了防性侵这种安全教育外,还要给孩子进行更全面的性教育。让孩子知道,性并不是肮脏的事情,如果被性侵,也千万不要自责。这样,在孩子遇到意外时,他们才能及时向父母求助,且才能对他们身心的伤害降到最低。

误区6:孩子还太小,对这个不感兴趣

性的发展和身体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

研究表明,3岁的孩子就有了性别意识,对性开始感到好奇。孩子不问父母,不代表孩子不感兴趣。家长需要反思,是否是因为平时自己对性的态度,导致孩子不敢提问。

误区7:性教育是学校的事

学校确实应该承担儿童性教育的责任呢。

但是,从我国国情角度出发,要想将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性教育应该是融入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对孩子的疑问,能及时解答。这样的性教育效果才是最好的。

误区8:性教育听一次讲座,就够了

一次性教育讲座是远远不够的,性教育应该是贯穿孩子一生的,尤其是在孩子成年前,父母应该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让孩子了解健康、正确的性知识。

误区9:性教育是妈妈的事

性教育不应该只由妈妈或爸爸,其中一人负责。爸爸妈妈统一认知,一起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

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观察,模仿爸爸妈妈的行为及相处模式,了解男人和女人的行为方式,穿着打扮等。

误区10: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应该是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的,性教育不是性行为的教育,其应该包含性别教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道德、价值观、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 儿童性教育,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