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点与目的地
最近读到了一篇关于古代中国王莽的文章。这里面提到了王莽作为一个帝王的理想。他想去创造一个均贫富的社会,去实现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最终造成当时的社会民不聊生,人口锐减几千万,留下了后世的一身骂名。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有些人为王莽去正名,但是世人对他的评价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没有改变,最终只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反贼。
说到那些为王莽正名的人,无非说的最多的就是所谓的“好心办了坏事,如果他的思想在今天说不定会实现,只是时不待他”。其实如果你仔细分析他的理想就知道这真的是一种很反人性的理论。中国当时的计划经济的失败就是因为这样平均主义的思想造成了社会的灾难。今天我不想去说这个平均理论到底对不对,我想去探讨一个话题就是,一个人好心,是不是就可以被一定的原谅。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有一种人,喜欢很热热心帮助人,但是有时候会出现所谓的好心办坏事的情况。这些人往往会以是好心为由大而化小。但是其实往往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困扰。这就涉及到一个到底我们应该是评估初衷还是最后的结果。说说我们公司的例子吧。我们是一家保险的销售公司,对于任何一家以销售为主题的公司,很多的工作都是围绕销售人员的来展开的。因为所有的业绩都需要销售人员在一线获得。所以如何去激励和管控销售人员,推动他们完成公司的业绩是公司重中之重。很多时候我们内勤再去推动销售人员做业绩的时候就会陷入这样一种我是好初衷的思维。我们容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销售人员都是为了收入,我们只要让他们拿到更高的收入,更高的收入,那他就一定会积极的做出销售的动作。我们就是这么想的。最重要的是在业绩好的时候我们就会自然的觉得销售人员一定是这么想的,而且我们给了标准和资源他们就做到了。但是当业绩不好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好心办坏事的初衷。我们自然的会觉得业务员是想要收入的。他们只是目标不够明确,我们就应该靠强势的领导给他们目标,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出去拜访。当第一次口头上给目标的时候不能达成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个目标下达的不坚决,那我们就要下达目标的文件和标准。后来又达不成的目标,接下来又会自然而且的想是不是我们太仁慈了,需要更加强力的手段,比如罚款、缴纳押金等等。然后就慢慢的发现队伍越来越难达成一致或者越来越难管控。但是领导层级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因为我们总是认为我们的初衷是好的,我们定下的目标和措施还有激励的方案就都是因为要提升销售人员的收入,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做业绩,是因为队伍不服从管理。我们很容易就得出了这样一种理论。但是真实的结果是这样的吗?很多时候我因为一个自以为好心的初衷会的出很多很莫名奇妙的结论。
给我很大启发的是亚马逊,好市多这零售巨头的一些理论和思考。这些零售的巨头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思考。一个客户去买一个电钻回家,他真的是因为需要一个电钻吗?不是的,他其实需要的是一个洞而已。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回到我们公司销售员工的层面上。当时他们被吸引进入这个公司的原因真的是完全因为高收入吗?其实我们仔细回顾当时在招人进来过程,很多的销售人员被招收进来都是因为这个行业比较的自由可以在保障一定收入的情况下可以兼顾自己的家人。但是进来后却天天被我们内勤工作人员一刀切的认为他们都是为了收入。然后各自加班,开会最终导致其实这些销售人员根本不能完全的照顾家里。最终违背了这些员工来公司的原因。
我们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出发点来去思考和评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而且特别当我们还以自己是一个高尚道德为目标的出发点时,就更加的有恃无恐。我之前说过共情能力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能力。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更好的去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的处境和想法为考虑,而不是自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时好的就可以用自己所谓的道德优越感来绑架他人。真正的有效协作就是我们要明白他人的需求最终最好配合,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1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