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同题】‖又是一年端午至
洒雄黄,插艾叶,挂菖蒲,龙舟起,糯米香,又是一年端午至。
回来学校一个月有余,由于疫情,学校仍旧是禁校状态,严禁学生随意出入。恰巧赶上了端午节,没想到学校给大家来了一个福利,那就是给就餐的师生免费领取一个粽子+咸鸭蛋。
想起上次免费领取粽子,是14年高考的前几天,也是恰逢端午,学校食堂给高三学子每日领取一份粽子,外加一个就餐券,可以中午凭券打一份牛肉。那个时候,能够吃牛肉对于平时在学校粗茶淡饭的我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儿呀!
而上大学,远离家乡,再也没能吃到家里边的粽子,但我却依旧会在端午节这一天,跑到楼下宿管阿姨那里,从她那买来阿姨亲手包的粽子,缅怀那份似曾相识的味道。
就这样,端午节吃粽子,似乎成为了每年必须品尝的一道美食。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达,粽子品种繁多,各大商家打起情怀旗帜,随便网下下单便可品尝粽子的美味。红豆、花生、红枣、五花肉、蛋黄等各种馅料的粽子,无论是甜的,还是咸的都应有尽有。
但是,成长大概就是,我也终于明白,再简单的食物都有自己的灵魂,人生有很多味道是无法复制的,有些味道只能在记忆里搜寻。
小时候的端午前两天,母亲都会带上我去野外摘粽叶。粽叶生命力极强,从来没有人特意去种植,但是在家乡田野附近的小河边,总是可以看到那一片一片墨绿的粽叶。
采摘回来的粽叶都是青青的,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成黄绿色或者黄褐色。
母亲总喜欢将粽叶泡在水中保存一两天,或将其悬挂晾干,等到包粽子的当天,再将其放到水中浸泡复原,因此便也有了粽叶“返青”一说。
母亲的手艺虽然不是最佳的,但是勤劳确实当属第一了。每回临近端午,母亲便忙得团团转,有的人家里闲麻烦,她便会给亲朋好友各家准备一些粽子,因此,粽子也便成为了走亲访友必备礼品。
母亲喜欢包三角粽,提前将糯米浸泡一段时间,取来洗净的粽叶,一手手心轻轻握住粽体,食指、拇指夹紧粽尖及粽叶尾,一手轻轻扭转粽叶,将其下端围成锥形。撮入糯米,再放入馅料,用筷子把露出的糯米再拨进去,并把馅料压平,一点点地把缝堵上,把这个小小锥形给塞满。最后,用长的一端的粽叶盖住锥形口,并把多余的叶子折好,检查是否有漏米之处,再用麻绳系牢,绑紧以待蒸熟。
一叠一转一压一系,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工序,没有华丽的包装,有的只是一份勤劳与质朴,有的只是亲切与怀念。
我喜欢吃无馅的白米粽,筷子一桶蘸着白糖,吧唧吧唧随便来两三个。还喜欢吃一口便能咬到肉的肉粽,粽叶再厚,裹不住一阵清香。儿时的快乐,就是最简单的食物,都能成为最美的佳肴,可以足足乐上三两天。
多年以后,我也恋上了粽叶的清香,糯米和红枣的香甜,还有她亲手为我系上的五彩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