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写得真实
写作的目的性太强,一般是不会很顺畅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写的命题作文,跟做数学题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完成作业。不过那会儿的认知很幼稚,也压根不会去想,它除了是作业还能是什么。
和做数学题不同,写作文得花掉一大块的时间。一道数学题,没动笔之前就已完成了,剩下的过程,像是在倒叙,只是花点时间把答案写在纸上。
而作文,劳心又劳力,没有固定的解法不说,还不能痛痛快快的,是那种能则轻松,不能则煎熬的事,有点为难人的意思。毕竟,试卷一到手,已经欠了老师几百字,这压力,比欠银行几百万还难受。
回顾做语文试卷的过程,作文放在最后,没记错的话,分数竟然有三十分,好家伙,梭哈,刺激,一到大考,前面不得不着急火燎,提心吊胆,算计着时间,一直到作文写到快结束,才能喘一大口气。这经历来上几次,学生要是能喜欢上作文,八成有点受虐倾向。说到考题的人品,都得学判断题,轻巧痛快,就算不会,可以随便蒙一个,一半机会能蒙对,且只要一秒钟。
如果把注意力全放在完成篇幅上了,那恐怕作文的过程是痛苦的,愣是把写作能力,逼成了凑字数的能力,这第二项能力,既没有老师教,更不会天天练习,时间那么短,比凑钱还困难,是极其不易的。好在天道酬勤,下了功夫就有回报,只要把篇幅凑出来了,总是能及格的,不过心里是不舒服的。说到底,还是一门心思解题最为简单直接,别的路数基本没便宜可占。不禁琢磨,不管什么事,是什么规律,决定了投机取巧的成本更高呢。
写作之前如果总惦记着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就迈不开腿了,这是个对真实有要求的活动,有一点刻意和勉强,都会在文字上体现出来。好演员要会表演,好作家正好相反,要足够真实。
身临其境了,才有可能把当时的体验尽量还原,五官感受到的真实,写成字就完全变了,连照片视频都尚且不能把真实体验还原,文字会更加失真。读游记,不能代替身临其境,因为少了生动,文字再好,也只能是传递想象,聚焦某个体验,不可能取代双腿。文字如果没有真实思想,或者画面背书,最好是不要写了,不然,空想对空想,写的人费劲,读的人没劲。
无话可说的状态,也是一种真实,只不过,习惯写作的人不可能用空白来表达这种真实,说到这点,跟出名的画家一比,逊色多了,他胡乱抹几笔,或者干脆慷慨一张白板,也有人拍手叫好。写作的人要学起来,读的人不是怀疑手机屏幕坏了,大概就是琢磨着程序出bug了得赶紧重启。对写字的人来说,空白意味着失败和无可奈何,等同于交白卷。
一些信誓旦旦,由激昂亢奋开始的事情,反而不容易长久,但写作这事,一旦成为生活里的一部分,不做便觉得缺了点什么。
有时候为了写而写,又好像是在为难自己。就像昨天看奇葩说里的辩手,在平日里搜集的素材,具备亮点的思维碎片和示例,一旦和命题产生关联,就迫不及待的想用上,结果是很容易被揭穿的。
这可以说是种匮乏的状态,有时候是因为疲惫,有时候因为压力。太想表达好,反而最白话的词都用不利索;太疲惫了,就什么也不想说,平日里可能津津有味,值得发挥一番的意思,这一瞬间突然觉得乏味,观察自己的思维活动,不禁心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干。
写作这事,跟其他事情有个不同的地方值得一说。生活里有许多这样的事:能够天天做,但水平不一定提高,相反也成立,水平不提高的话,也不影响天天做这事。举例子,有做饭,玩游戏,甚至大部分岗位上的工作,等等。
而写作是,如果不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在进步,不能经常写出点让自己意外,或者基本满意的文字,是体会不到什么乐趣的。因为写作的过程,又需要集中精力,又需要投入时间,如果再体会不到乐趣,相当于净亏损,出于不自觉地投入产出比的算计,明天这样,后天也这样,长此以往,会写不下去。
我不想就此下结论,写作并不是适合每个人做的事情,因为我不是别人,这推理,多少有点勉强,那些显而易见的反例,又显得太过特殊。你会说,比如文盲就不适合写作,我们谈某个问题的时候,通常是绕过谈必要条件,而站在其上说话的,不然,两个人谈话聊天,没有些默认的现实基准和思维共识做基础,需要投入的太多,打招呼得从宇宙起源聊起,说不了两句,就气喘吁吁了。
正常的心智,是做不到长期抵抗人性的。如果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写作,但体会不到收获在哪,即使是靠骗自己来维持,也是很难持续的。这样的事反之则是令人欣慰的,如果一件事上,具备坚持长期投入的能力,如果这件事是以水平提高为主要的发展路径的,那可以就此推导了,水平也实际获得了提高。
写作就是这样一件事,我几乎感觉不到水平在提高,拿一篇自己几个月前的文章来读,进步又不止一星半点。这是什么原因呢?
水平提升了,评价水位也随之上升,或者说,水平提升包括评价标杆的抬高。对水平提高的无法感知,这种困惑,其实蕴含了更高的期望,拿现实跟这期望对比,确实看不到获得提升的地方在哪,而实际情况是,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期望也在提高。由此推导,如果有一天,期望不再提升了,结果便是水平真的不再提升了,反而开始下行。
根据经验,一件事情的发展过程几乎是客观的,要说事情由很多变量组成的话,人是这中间最不稳定的一个。直觉、预期这些思想概念,本质上是想象,事情超过预期,不能说明发展速度快,到更有可能是过去的想象不够准确。相反的,这种不准确如果体现在反面,高估了自己,觉得事情发展不符合预期,会产生负面情绪,让人不舒服。
这么看,想象似乎也和价值规律一样,是围绕实际上下波动的,对事情的评价低,情绪负面的时候,也是经常能收获意外惊喜的时候。经常企图把事情的发展牢牢把控在手里,其实是徒劳,这恐怕也是最大的认知偏差了。保持一个完全切合实际的,或者接近实际的想象,基本都是不可能的,现实跟想象的距离,是因为被想象力产生的行动给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