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旅行作品中华文学文学创作

走进黄姚(5)丨《别了.黄姚》

2022-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子端端

“亦孔之固”,是古镇重要门楼之一,建于清初,得名于《诗经》中:“天保定尔,亦孔之固”,意为上天保佑,这里的安定自然非常稳固。门楼为两层式的建筑,上层为楼,用于守望站岗;下层为门,用于通行。在古镇中这种结构的门楼设置在主要的外出口。

守望楼,古时姚江南岸百姓从东面进出古镇的门楼。四方形平面结构,暸望孔、枪眼、栅栏等设施齐备,民国以前镇上安排专人在门楼上打更、守望。

古镇四通八达,出入口很多,然而在出入口都设置了门楼,且四面环山,对外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

被誉为“中国的霍金”,为中国的科普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的科学家、科普学家和教育家高士其,抗战时期由美国归来,在桂林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工作。1944年日军入侵桂林,在组织的掩护下,转辗疏散来到较为安全的黄姚镇,由于一路磨难使原本欠佳的身体病情加重,奄奄一息。黄姚的乡亲们听说他对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都争着要将他领回家休养。

他被安顿在一户人家的小屋,小屋对面是宝珠山(上图),山下一湾小河潺潺淌过。每日眺望窗外的怡人风景,读书看报,他的病逐渐有了好转。在这里先后完成了科普作品,《奇妙的数》、《黄姚豆豉有霉菌的一份功劳》等作品。

没想到居然也有豆豉与霉菌这么怪味奇葩的组合,有空要好好读一下。还有出自高士其,被誉为最佳科普作品的《菌儿自传》,有时间也要仔细拜读一番。

一年后日本投降,先生要离开黄姚了,当与这片土地和淳朴的黄姚人民依依作别时,他带着感激、眷恋与不舍,充满深情地写了一首作别诗《别了.黄姚》:

别说我们住厌了旧村庄,

别说我们不喜欢小草屋,

在你温暖的怀抱里,

滴落了疏散人的泪珠。

......

重温岁月尘封的往事荡气回肠,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英雄古镇黄姚给了那些漂泊的人一份坚强的守护和担当。

郭氏宗祠

我想在黄姚,黄和姚为大姓,每个大姓都应该有他们的家族宗祠,然而由于古镇的岔路很多,绕了半天还是没找着黄氏和姚氏宗祠。

宗祠文化最早可追溯到周代,作为家族族权中心,宗祠建筑之巍峨壮观,文化之精深,记录着一代代家族传统与辉煌,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

郭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时期,三间两进前歇山顶建筑风格,山墙圆弧起翘,形式官帽,为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古建筑造型,它有辅佑后人读书仕进、功成名就的寓意。大厅内高悬着“唯有读书高”的郭家祖训,这也是古时大户人家中所常见到的。

在郭氏宗祠后面,穿过双月门便到了郭家大院。郭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典型平地庭园建筑,由前厅、庭园、正厅和厢房组成,布局精巧,内涵丰富,设有灵巧的防盗机关,是古镇内最豪派的私宅大院。宅内保存有道光年间朝廷所赐匾“稀龄举案”。

古镇的牌匾众多,内容丰富,反映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在代代黄姚人的血脉中。例如有科举功名匾;有宣示生活方式匾;有推介思想观念匾。而郭家大院内的“稀龄举案”匾为敬老匾,以表彰其和谐的家风。

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为二进二廊一天井,一进三开间建筑。祠堂内保存有大量的民国壁画,既有岭南建筑的简朴精致,又有中原地区的气派,反映了吴氏族人的起源与迁移发展。

此行前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月儿桥上一老农牵着犁牛,桥下几个洗衣妇,脸上洋溢着阳光般笑容,很有感染力,于是寻找月儿桥下洗衣妇的画面便成了这次黄姚之旅的动力。

已是黄昏,红霞满天,华灯初上,却不见月儿桥下洗衣妇。其实现在古镇家家户户都已通了电和自来水,再不用到小河边洗衣服了。

在夜色中,见一村妇踩着木屐提着水桶去古井打水,传说古时每逢农历七月七,有七仙女来这里游玩嬉戏,因此被称为仙人古井。井水非常清澈,古镇居民常来舀水,作洗衣服搞卫生等家用,也可节省点自来水。

晚上八、九点还有饭馆在路旁摆摊的,引来游客驻足,吹着小风,边吃边聊。这时听见酒吧里传来娓娓动听的歌声:

揽五分红霞采竹回家,

悠悠风来埋一地桑麻。

一身袈裟把相思放下,

十里桃花待嫁的年华。

......

黄姚的夜,月色旖旎,灯红酒醇,妩媚而多情,久久的不肯睡去。

在古镇的入口是黄姚大剧院,两年前,中国首部百姓主题旅游演艺《寻根黄姚》在这里举行首演。

此外,每逢周末都会上演一些地方曲目,展示本土文化和百姓文化,如“男人坐月子”等地域民俗令人印象深刻。

由于这次只有一天时间,算是跑马黄姚了,没看着黄氏和姚氏宗祠,就留点遗憾下次吧。

别了,美丽的黄姚,我还会再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