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带来的变化
实施“双减”以来,银河实小尝试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每日作业登记制度,统筹协调各门学科的作业总量,鼓励学生在基础性课后服务时间完成作业,力求不带书包回家。同时,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创新作业设计活动,努力为学生设计质量高、趣味性强的作业。“双减”以来,学生作业情况整体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1.书面作业少了,实践性作业多了
以前,高年级学生回家作业基本都是使用现成的配套练习资料,书面作业几乎成为唯一的作业形式。对学生来说,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兴趣。银河实小数学组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梳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数学小调查、数学小实验、数学小游戏、数学小阅读,以此来替代书面作业,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2.短时作业少了,长时作业多了
以往我们的作业形式以“即学即练”的短时作业为主,要求堂堂清、日日清,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巩固上。实施“双减”以来,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学校要求教师做到精讲精练、作业分层,努力减少作业量。
因为有了课后服务,孩子有了更多时间来完成长时作业。长时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打破了学科边界,还撬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2021年秋季学期由科学组牵头,各学科一起开展了一场为期两个月的项目式学习,全校3-6年级学生参加,主题是“停车系统—未来城市”。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到小区、酒店、停车场进行考察调研,用数学、科学、艺术等知识提出解决停车难的具体方案并制作出实物模型。
3.低阶作业少了,高阶作业多了
目前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堂还停留在低阶思维教学,作业的设计还只是以知识的反复操练、理解和应用为主要目的,尽管能使学生考出好成绩,却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积极性。而高阶思维教学,相应的作业应以培养学生反思、提问、求解、批判、决策等能力为目的,是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保持学习好奇心的重要途径。
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语文组就开始尝试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按照作者的思路提取纲要、画出思维导图。这一过程中,学生个体的独特理解力、思辨能力、文图转换能力、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等综合素养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个性化思维过程,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式学习更为深刻,因此这远比学生通过简单朗读课文、反复抄写字词句段进行预习来得更为有效。
类似思维导图的高阶作业在银河实小还有很多。数学学科的“数学编码”,英语学科的“小小翻译官”等,不但培养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