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训写作班(2)作品【五连悦读】剽悍读书营剽悍一只猫的【剽悍牛人进化营】

B07:每个人在脸上挨一拳以前,都很自信。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498人  教书匠的快乐人生

2016年开始,断断续续写东西,40多万字,有数量,可质量不高;自嗨居多,有用偏少。

想得到点评,很难;想获得反馈,不易。寻寻觅觅,我加入某个写作训练营,期待着被点评,期盼着反馈,一程走过,空欢喜一场。有收获,但不尽如人意。

有点焦虑,有点迷茫,更有点彷徨……

01启:一束微光,倏然照亮前路。

“快乐,如果文章想被点评或反馈,推荐位老师给你呀?”

“太棒了!谁?”

“水清亦有鱼,非常棒的写作老师,点评特到位,反馈也及时。”

“太好了!你参加过?”

“嗯,他招人少,喜欢一对一改稿。他,是我最喜欢的写作老师,没有之一。”

铁瓷燕妮,如此用心推荐;我,又岂能不上心?

“好!必须加入写作特训营,快说,怎么加入?”

“你呀,太心急了!2期还没有开班,不急,你要决定参加,到时候,我告诉你!”

“嗯,谢谢!”

这次聊天后,等燕妮消息,成为我每天生活中又一个希冀。期待,特别期待;渴望,特别渴望。

不久,燕妮推送2期开班消息。我打开消息,简洁文字里,不乏真诚。心,瞬间被触动。

可当晚,我并没有报名,不过还是果断加了鱼的微信。思来想去,有点犹豫,怕重走旧路。招募文案与实际行动,往往有点落差。

“2期,快要满员了,你还参加吗?”上班途中,我收到鱼的信息。

“这么快?没有名额了?”

“差不多啦,不过,你朋友燕妮帮你留名额啦!”

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呢?铁瓷,好用心;鱼老师,好有心;我果断下决心,报名,竟在上班路上。

02承:一条信息,差点错失机会。

A轮打卡,8天8轮作业,有素材,根据素材写,自由发挥,字数400-800字,随机点评。

按部就班,写着8轮作业,只要时间允许,我必打磨一番。本以为自己写得不错,可随机点评一次没有。热腾腾的心,凝成冰冷的字。那些文字,瞬间列队,在嘲笑我。

“燕妮,你说鱼老师种种好,咋没有体会到?”我,冒冒失失,丢句话,在群里。

丢完那句话,我就后悔了!

“你呀,就是太着急了!你真不了解鱼,他特真诚、特用心。等到改稿时,你会明白的!”

我没敢继续发声。不一会儿,燕妮又推条信息:“以后,我真不敢推荐哪位老师给你了!”

隔屏,我隐约感觉,燕妮“生气”了……

有些事,看见,不一定真实,只有经历,才有话语权。

03转:一次改稿,瞬间醍醐灌顶。

庆幸的是燕妮和鱼都没有计较,我们还有了次愉快的私聊,彼此间又默契了几许。

鱼,很拼;燕妮,何尝不是?我,得认真写好B轮作业,静待鱼改稿。

预约改稿时间,忽然提前,我倍感惊喜。说好选改一篇文章,鱼老师最终还是帮改了两篇文稿,甚至还提供了其它篇修改意见。一个半小时的电话改稿,我收获甚多。

自媒体时代,鱼说:“要学会多平台推文,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品牌。”此前,我从不玩微博、头条等;现在,开始尝试。圈粉与变现,我暂时考虑,先坚持去做。

鱼,逐词逐句,修改文稿,令人振奋不已。从来没有得到这样的点评,从来没有获取这样的反馈,也从来没有如此走心的交流,我也更懂得:写文章,用词用语必须精准,必须反复选择,必须反复推敲;每句话的表达尽量简洁,即句减字减,极简表达。

单单从这点,我B轮第一次作业,几乎处处踩坑,乱七八糟。鱼毫不留情地说:“首次作业与后两次作业差距太明显,一看就知道你没有认真打磨文章,显得很匆忙。”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确如此,匆忙之作不少,潜心打磨文章不多。“先完成,后完美”,我止步于前者,后者?几乎没有。

如何极简表达?鱼老师给了个切中要害的建议——向名家学习。读鲁迅、王小波、王朔的文章,一行一行读,一行一行写,然后用自己写的内容与原文比对,思考他们为什么会那样表达,而我会这样表达呢?一步一步坚持去做,就会改变,文章就会有质的飞跃。

方法到手,路径明确,关键要做。11月初,我果断入手《王朔文集》,尝试着学习。想多一点,文章就会进步一点。或许,从鱼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写文章,必须要遵循用、简、心原则,文章质量才会明显提升”,鱼老师真诚地说。

用,即有用,读者看完文章觉得有用,读者看完文章后,要被引导;简,即简洁,极简语言表达,如猫叔碎碎念;心,即走心,感动读者的文章,才会感动自己,才不会陷入自嗨窠臼中。

说,容易;做,很难,但必须行动,因为“用、简、心原则”用了,才有用。

一次改稿,醍醐灌顶,收获颇丰。鱼,话语真诚,点评,针针见血;方法,招招有用。心,被他彻底虏获!

04合:反复琢磨,持之以恒写作。

经历A轮作业,随机点评;B轮作业,电话改稿,我遇见了真诚的鱼。

是他,让我明白自己写作存在诸多问题;是他,让我懂得反复琢磨文章多么重要;更是他,向我们诠释什么叫作真诚。或许,他,就是水很清,也能特立存活的鱼。没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往真诚,因为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改稿时,那真诚的鱼语,一直在脑海中翻腾。问题,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琢磨;琢磨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践行。唯有长期坚持去做,努力才会有所突破。

稻盛和夫说:“比别人付出多倍的努力,甚至黔驴技穷,这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因为努力的过程没有终点,到了不得不放弃的时候,正是重新开始的起点,这时候你需要重新集结斗志,再次出发。”

写作特训营,于我,不正是如此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