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整理术》读书笔记
10月6日晚上看了超级整理术简约版,开始反思工作,生活中的自己。无不一刀刀戳中,很多看似繁忙,复杂,难题,都是自己一步步造成的。那怎么去改变现状,怎么用书里面常识来为我们生活中带来一份清爽,干练,省时。
生活问题
正如常常和小伙伴交流中国人和日本人清洁工的故事,无不是我们常犯的例子。
常常整理房间,书桌,但是一小时后,还是恢复常态。
常常找东西,翻个底朝天,最后时间飞逝而过,自己心情糟糕透底。
常常为了素材,桌面星星点点,费九虎二牛之力,找到,但是当时一个创意,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超级整理术》里描述方法论,不是武功秘籍,可能更多是一些常识。比如说:不必追求完美,整理得不彻底也没关系,只要稍微整理一下能比以前少浪费一些时间,就很好了。整理术有一项原则:“可干可不干的事应尽可能地偷懒。”
一. 规则要简单到不费脑子的程度,才是最好的
1.学会分类,但是不能太细,太复杂。还是日本人和中国人清洁工的故事,太细,太高要求,只能实现当下,但是不能长远,所以什么事情,不要太较真,特别分类的事情,简单系统就好,这样会长时间运行。
2.学会扔东西,这样才能快速找到重要的东西。
怎么判断一个东西该不该扔,有以下3条准则参考:是不是已办的东西?是不是重复的物件?是不是今后不再用到的东西?
有两条符合,就可以扔掉,要是还有模糊的东西,用一个大箱子,直接放到箱底,一个月或者一年,整理一次,然后无用扔掉。
3.万事开头难,但是每月第一天和每个星期一,设定一个整理日。
4.不要记“东西放哪儿”,而是记“应该放哪儿”。整理的最佳状态是,需要的东西和信息随时都能找到。
二. 清空大脑,把事情都记在日程表上
把大大小小的琐事记录到日程表上,把重要的思考和方向性的大事件留给大脑,这样会充分利用大脑这块稀有资源,做出更牛逼的事情。
1.选择一个日常记录的工具:笔记本或者联通电脑和手机的APP。作者推荐:OUTLOOK的TO DO,记录每年,每月,每周定期任务。
@我使用的是aTimeLogger2使用过一段时间,因为太细,所以没有用到最后,现在会在月初,给自己用逻辑导图,导出一月的计划和事项,然后用有道云建了日表格,大概每天事项。最后希望大家找到自己适用的工具,让大脑恢复次序感。
下面是我的日程表,供参考:图一 图二图一:
10月逻辑盗图 图二:9月份每日记录表2. 信息“一元化管理”
你所用的工具,日历本,文件word,excel,有道云笔记,百度云盘,尽可能信息一元化,能够手机,电脑,Watch一体化,能够连接,这样我们所有文件,时间,在不用地点,时空,都能产生关联。例如:谷歌桌面。
学会用符号记录:如■标注待办事项,●标注现在还不需要、将来再整理的信息,★标注有疑问的事项。
学会搜索记录:文件夹名称和文件名都要尽可能详细,而且格式统一,比如“日期+项目名称+内容”。
3.重要的东西往往只有那么一点点
收集信息时不仅要广泛,还要有重点领域,要有目的地给自己确定几个“主题”。设定主题后,如能积极地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有意识地去大量搜集与此主题相关的信息,那么一年后,在这个领域,你甚至有可能变成专家了”。
三. 用过滤器辨别轻重缓急
1.用“过滤器”判断新项目的可行性
要点提纲并不仅适用于操作型的工作,思考型的工作也可以灵活运用。仅是坐在那里空想,大脑中也许很难想出什么实用的新项目。作者给自己设立了4个要点,每次构思新项目都按照这4条思考:
①能否令自己感到愉悦?
②是否有市场发展前景?
③是否是积累型的业务?
④是否对社会有益?
满足这4项条件后,作者还设置了10个更具体的要点:
①投资回报率能否达到50%以上?
②在看清这项事业最重要的关键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思考。
③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④如何规避风险?
⑤有哪些竞争对手?
⑥竞争对手的预计销量和预计收益如何?
⑦能否将其系统化?
⑧市场战略。
⑨自己最擅长这项事业的哪个方面?
⑩减去固定费用和波动费用,收益大概能超过盈亏平衡点多少?
这4大项10小项就像创意过滤器,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情况设置类似的过滤器,这样就不用在脑海中翻来覆去地掂量新项目是否能上马,只需每个创意产生时都拿出这个列表一一核对就行了。
2.学会把操作性工作委托他人
工作可分为“操作性”和“思考性”,思考型的工作:如规划立案、策划新项目、写作、决定经营战略等需要进行大量思考的工作。“只要是操作型的工作,我们都可以委托给他人,从而节约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我们整理的最终目的。”
3.对会议进行程序化管理
没有主旨的会议,都是浪费时间。会议内容是什么,参会人员有不有可以共创内容,会议后每个人是否还能记住。这些都要在会议初期,要做提前准备,会议之前发份提纲,这样大家都会明确内容,进行素材收集,内容重组,会议会变得高效有用。
四. 管理时间
1.给工作任务设定周期提醒
作者尤其推荐把例行事务固定在一个相同的日期,比如投资相关事务安排在周二,确认工作安排在周一,虽然这些工作只要一周内完成就行,周几做无所谓,但固定一个日子形成规则更好,可以使工作更加有条不紊,更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高效人士7个习惯》也提到这点。
2.有效利用闲碎时间
怎么利用日常闲碎时间,其实是慢慢拉开差距开始,日常公司餐点,用餐时间可能只要5分钟,但是一般坐在餐桌上会到30分钟,有时候扯闲谈,一扯可能就是半个小时。
最近我有几个管理闲碎时间的案例:
①为此晚餐时,吃饭后,一般聊天15分钟,聊得都是无聊话题。后面我吃饭后,会立即开车到公司周边,抽15分钟画一幅速写写生,完成一直对兴趣的搁置,改变之前工作忙,没有时间来玩梦想的尴尬。
2016年画了70张写生风景②原来会打开朋友圈数次,花掉时间若干,现在会通过刷朋友圈时间,写读书笔记,或者会记录所思,所得。
③还会筛选自己的闲碎时间,比如坐享,反思。
3.设定一个“绝对努力不走神”时段。
这个其实番茄工作啊,用时光漏斗完成绝对时间的高效。这个现在一直没有尝试,只是偶尔会用防音罩示意在做重要事情,免打扰。
之前也看到一个高效人士,谈到手机一直是静音振动状态,很多时候电话都是无关紧要,15分钟后会对手机看一遍,然后针对来电情况回复,这样给到他带来很多静音的时光。
4.工作日和休息日保持一致作息。
这个问题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分析,不过也是上面一个高效人士,他提到无视假期,假期一直是不高效时间浪费,他会把假期当做高效的提能。因为假期根本看不到真正的美景,都是在匆忙人群中度过。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