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和信用

2017-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月冉耳

两种类型的人,如果让你选,你会倾向于选哪一个?

A.玩转游戏规则然后在游戏中游刃有余的人,B.在主观世界的原则里定位在客观世界里执着的人。

听起来后者好像更牛x,而仔细想想,前者也不弱,你的选择会更偏向哪一个呢?

08年左右李欣频的灵性学在大陆文艺女青年中最热烈推广的时候,她有个理念说,跳出游戏规则思考,创建自己的人生规则和蓝图。那时候我刚毕业,处于灵性等级较高而逻辑思维等级较低的阶段,于是我不仅深以为然,还热衷于她解释的版本的玛雅文化、量子力学、吸引力法则等。

继续说罗胖讲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中间的那道沟。主观世界里,如果形成一套完整相对科学的价值观,必然会经历哲学、科学、和如今的灵性科学的路径,那是一套纯粹的,与天体宇宙相关联的信念系统。客观世界,都是“人”这个层面的法则衣食住行乐,如何更安全的国家系统,如何更高效的运转。这样看来,主观世界好像在研究社会机制,客观世界好像在讲人的存与活,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现实规则让人这个种族及社会发展更优化,并没有办法把人当作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人,只是人群中的一个符号;而精神世界看似考虑人的起源与去向等终极话题,丝毫不接地气,可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在顾及着人性,考虑着个体。

那么,人要在客观世界的游戏规则里玩耍吗?这又说到了musk一直提的第一性原理。

做为一个社会规则边缘化的人,我尽量减少自己与政府等规则繁多且明确的机构打交道。而我人生中第一次亲自送签,着实让我跟自己较了一把真。在我的想法里,选择申根区哪个国家的签证有两个标准,1是在哪个国家时间最长,2是邀请方邀请地点,而我的恰好是不同的地方,邀请机构在德国,而上课地点在奥地利。于是,我的同学们分成两派,一是申请德国签证,然后伪造一个在德国住宿上课的行程单,二是办奥地利签证然后出具一个原因说明,不出行程单走商务签。

我想大概是我越做攻略越兴奋,或许是我骨子里仍然坚信,签证规则是为了更好的送签而不是去拒签:我是守法公民、正当理由被邀请、回来发扬格式塔,合理、双赢的局面,没有在怕的。所以我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行程,大部分时间在奥地利,送的德签。然而,对比伪造行程的人,我在格子间里明显待得更久,问题更多,状况也更多。重点并不是我七扭八歪的手写了一个新的行程单,而是,我一直在想,规则重要,还是信用更重要?

游戏规则先不说制定者的私心,从运作上谈,是让机制更高效,让办事的人更省心,而冗长繁杂的规则体系,就像一个小白进入霍比特人的世界里一样,学习他的语言、规则、思维方式,然后才能开始对话。如果每一次去政府办事,都要涂上一层这样的色彩,同样也是在同化人的思维方式了。显然这与多元相悖,显然这是国家规则,重点是你要不要遵守,要不要去学房产证怎么办、贷款怎么贷、孩子入园的选择、出国的手续、社保等。这里暂不提潜规则。

看来规则是重要的,而多研究和多办理的人,把规则玩的门儿清,既省时又省力。

那么,信用呢?

淘宝上和旅行社帮忙送签的商家比比皆是,你缺什么我给你做什么,保证出签。没预定住宿?没问题,booking上多了去可以随时取消的酒店,先定了就是。说的轻松做起来也较之前简化了许多,可是根据第一性原理,我们做事,第一原则不是真诚真实讲究信用吗?

朋友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处理随时会出现的无力感。

规则和信用是一对反义词吗?并不是,那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相违背吗,我只能说,确实常常需要我们做出选择。是的,只是选择。----选择避免麻烦而违背了基本原则和信用,你说我只是让手续方便,可我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真倒也无需立牌坊,现代的人都可以使用这个借口,因为没几个腐烂到骨髓的,但是,确切的说,不正是我们的行为使得我们成为我们吗?----选择了信用,如教条迂腐的学识般受社会规则局限,而让生活也随之边缘化,亦或止步不前,你说这是贞节,我说这生存技能堪忧。你说这是与世无争守住初心,我说,能否坚持,不完全来自于本人,还有周遭环境。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并不是两个极性上的人,明确的选择并坦然处之,无可厚非,是一个独立个体经过思考做出的选择。可怕的,是随大流的大多数,不知为何45度角看向天空,只是因为大家都这么看,还要强迫自己在意的人都摆好45度,不然会吃亏的。

如今我们正转向信用社会,假定我们都知道这是目前被推崇的价值标准,问题是,我们的态度,重置了吗?我们的行为,匹配度如何呢?要重建以人为本的尊重,你的内在,被尊重的界限清晰吗?自己对自己,足够尊重吗?

规则和信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