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释义

2019-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星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常者,恒也。非常,即是不能长久的意思。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所以非常道,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解:万物本来自然是以无名,万物交泰相生是以有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欲得事物之本来面目需要心中不能有执着,要想知道其中的事物的必然联系却需要执着于其中。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有名无名,有欲无欲,有执无执,其实都是一样的。能知道这二者的区别,又能知道这二者的统一之人,才算是了解此句之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想和,前后相随,恒也。

解:事物相对而生,美恶,有无,长短,上下,高低,曲直,是非,前后,尊卑,贵贱,爱恨,真假,正邪,荣辱,赏罚,表里,恩威,忠奸,贞淫等等。凡此种种都是事物的两面而已,如影随,有此即有彼。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解:处无为之地才能知道两端之事,随之变化,自然可以长久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解:欲者人心之性也,人有欲其心必乱。贤者,名也。难得之货,利也。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解:民之欲,弱之就会失去动力。纵之就会相互倾轧争斗。

所以应当处无为知其欲,执其柄约束导向其欲也。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解:挫锐,解纷,须知锐之所在,纷乱之症结。如此方能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解:圣人效法天地,不应以自己的情感欲望驱动百姓。

天地之间,岂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解:天地生生不息,在于其中虚实交替变化。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玄牝者在天为生化之根,是为一切造化起源。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起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焉?故能成其私。

解:不生,长生。后身,身先。外身,身存。无私,成私。须知其中微妙之义,若不知细微之处而依据此言行事,多不修身。

其微在于不处身外杂欲杂私,方能成就其身,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解:水之道,处下而能知万物之隙,不争之道利也。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解:善地,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乃善争之道也。

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善争者无忧,此即为不争。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解:金玉,富贵,功名,人之所望。

得之越多,其骄志欲望越大,其隙越大,不知其守者易败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解:魂魄在于凝结,呼吸内炼宛如婴儿。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合,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解:无暇,无为,为雌,无知乃是一种状态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