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奉献自己,点亮他人。可王海燕老师更像是一个逗号,呆在每一个灵魂的脚边,默默地写着教育故事。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青春里,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学习战场中,王海燕老师就好像是学生们的摆渡人。王老师身边的学生大概都有一种感觉,和其他老师不同,王老师永远是那么温柔,报以微笑的看着每一个学生。
那一年,是王老师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三年里,总有一个瘦弱的背影在王海燕老师身边。三年前的她,刚刚来到一机四中,学习对她来说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然而在所有的科目中,她最喜欢的就是思想品德。在王海燕老师的课堂上,气氛总是那么活跃,王老师用她独特的感染力吸引着她。她喜欢一下课就去办公室,拿着书背提纲,她喜欢放学了看一眼王老师只为说一声再见。在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束后,她的成绩震惊了所有人,满分50分,她得了46分。但随之而来对于成绩的非议让她陷入到痛苦之中。这时候,第一个为她正名的人是王海燕老师。生病的时候,是王海燕老师开车买药给她。有心事的时候,是王老师和她促膝长谈。如今三年过去了,那时候瘦弱的背影,已经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少女,自信而阳光。
在王海燕老师的教学生涯中,这样的学生数不胜数。在王老师看来,教育本身重在育,而思想品德更加重视育人。尊重的教育,是王海燕老师一直秉承的理念。
2012年刚刚踏上教育之路的她,走进教室,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迈上讲台,恰恰是学会如何走下讲台。那时候的王老师,备课总是备到深夜十二点。下课后学生蜂拥而至,常常忘了吃饭。就是这样一个记不住自己吃饭的老师,却总惦记着孩子们是否吃了早点?作业几点完成?睡眠够不够?每次问起王老师:累吗?王老师总是笑着说:“发自内心的事不会累!”在这七年的磨砺中,王老师曾多次在教坛上闪闪发光,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国家级奖项!
就是这样一位有众多荣誉的王老师,她最开心的事却是给学生们上课和学生们聊天。不管是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烦恼,只要孩子们需要,王老师就是他们的盔甲,保护着每一个孩子幼小的内心,如清风般抚去灰尘。每一次毕业学生们的微信一来,王老师就会像个孩子一样乐此不疲的看着那些照片。大概这就是被孩子们爱着的王海燕老师。
对于那些毕业的孩子,王老师认为毕业并不是分别。而是另一场旅行的开始,而王老师,虽然不能再陪伴这些孩子走下去,但他却像孩子人生的逗号,陪伴在身旁。对于现在身边的这群学生,王老师更是倾注所有的爱,像培养自己的孩子一样,分享他们的故事。
教育的路对于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意义非凡,而王海燕老师的教育之路,恐怕就是陪伴二字。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