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心理

抓住那个磨人的小妖精——恐惧感

2017-04-25  本文已影响52人  我把青春献给房

美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关于你最恐惧什么,得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人们最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公开发表谈话。每一个恐惧演讲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体验:面颊灼热,心跳加速,感觉心都到了嗓子眼了,双手颤抖,以至于不敢拿着演讲稿,小腿不由自主的颤抖,一说话是哭腔。然后恨自己为什么上了案子就没肉了,心想如果谁能帮我克服这种恐惧感,我愿意为他上刀山,下火海~,然后,看了无数有关战胜恐惧的书,可是下一次是依旧熟悉的恐惧感~~~,这个恶性循环缠绕这许多人,让人万种惆怅,千般无奈。那到底应该如何克服这种紧张感呢?

和恐惧同行

痛苦,是人生的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上帝的宠儿王思聪也没法 逃脱。人生成就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痛苦,成功的人不是丧失痛感,感受不到痛苦,而是直面痛苦,砥砺前行。公开演讲也是如此,很多人暗自揣测那些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的人内心是没有一丝紧张和恐惧的,所以,他们妄图消灭恐惧感,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月痛苦。注意!我们最重要的不是消灭恐惧感,恐惧感根本无法消灭,更准确的说是短时间根本无法消灭,(罗永浩老师承认即使走红之后,在新东方每次开新课时,内心依然充满恐惧感。)那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才是正确的呢?学会与恐惧感相处。也就是习惯于恐惧感,习惯于带着恐惧感去演讲,而不是非得要将恐惧感祛除,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进步,而不是去寻找各种秘籍去灭掉恐惧感,原地不动。一个有勇气的人,不是内心没有任何恐惧,而是即使有恐惧也能够继续前行。

你又不是主角

恐惧很多时候是由于太过看重自己,以为自己自带主角的光环,以外自己的小小失误就会被别人抓到,进而嘲笑自己,这就是自我意识严重过剩,你以为你是谁呀?你以为自己举手投足都会吸引无数闪光灯,可笑!别人根本不会关注你的!你在意的那些点,其他人是get不到的,因为你根本不值得他人浪费自己注意力,他人和你一样,只会在乎自己!别人不关注你,又何必紧张,别人不关注你,一点小错也无妨!大大方方开始自己的表演,因为该配合你演出的人只会视而不见。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我们要明白当我们结束了自己的公开谈话之后,其后的一切就不是我们应该所注意的了,赞赏?批判?所有的一切评价都与我们无关了,那是其他人的工作。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是“批判家”,对于一切事物不满,我们不必去在乎他们,如果我们和他们较劲,那我们就会落入他的圈套,让他们沾沾自喜,千万不能让他得逞!即使我们想要关注他人的建议,我们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乱停一通吧?我们应该判断他们是否拥有这方面能力去做出评价,他们的评价是否建设性,相信我,那些“批判家”是没有资格,没有建设性的产品。我们为什么总是这么在乎别人的评价呢?这是我们原始社会保留下来的基因,在原始社会,我们群居生活,单独个体根本无法生存,群体的认同感对于我们就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一些面对大众的公开活动对我们来说就至关重要。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社会流动性大大加强,个人完全能够独立生活,即使他人对我们演讲评价不高,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我们公开演讲失败的成本极低。我们不应该让这个严重落后时代的基因再去运转,过度重视别人评价,现在群体认同感没那么重要了!

千锤百炼方成仙,长上一层保护茧。

万事开头难。任何事情的开端都是一个恶性循环,刚开始没有经验,容易失败,失败后容易放弃。我们唯有付出努力,突破恶性循环,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公开演讲也是如此,最开始我们内心必然特别敏感,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让我们脸色发红,内心尴尬,想去放弃。这个时候我们要包容自己的不足,给自己一点时间,继续尝试,让自己内心长上一层茧,所有尴尬我都不会在尴尬了。就像我们第一干农活,手上很容易起泡,疼痛,我们继续干下去,我们的手会长上一层茧,所有的农活都不再话下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