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我劝你多与社会接触
六月初从康村回国后的我,曾立志在这个本科和研究生衔接的暑假必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而对我而言有意义的事情无非两点:一,学会对未来有用但自己暂且不会的东西。二,做点自己喜欢且能看得见成果的事情。
当我还在大学时代,我一直以“学业为重”逃避与社会接触。也是大学毕业之后我才明白,每天过学校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并不是什么好事——大学里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与社会的接触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无论是否读研,我们迟早都要走向工作岗位,如果把自己深埋在学校里,就将在不得不离开学校时浪费几年的时间接受职场的拍打。而对于在大学阶段就已经提前接触职场的同学而言,这段适应时间就大大缩短了。更重要的是,只有与社会接触了,你才知道未来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我就曾在大一升入大二的暑假去食品企业实(枯)习(坐)了一个星期,这段经历也是我后来决定离开这个行业的原因之一。
到了Cornell后的我决心在20岁那年转行,然而受限于满满当当的课表,只是潦草的学了一些基础编程语言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且学得一知半解。直到今年面临找实习的问题,才不得不承认自己不仅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专业技术,为人处事的情商上也有极大的欠缺。虽然也被人一再安慰说“刚刚开始实习的学生什么都不会也是正常的”,然而据我所知,那些早早通过社团或者暑期实习接触社会工作的同学,在这件事上并不会面对像我这么多的问题。也是直到此时我才不得不承认,与社会接触真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于是我开始反思,我把大学的时间都用到哪儿去了?每个暑假我都看似是“有事干”的——大一暑假考托福,大二暑假学校研学并准备出国手续,大三暑假留在学校上夏校,然后就是这个暑假——刚刚走出面对社会的第一步。但这些显然不能成为四年来一直对社会一无所知的理由。因为除去这些大块的时间,还有很多零碎的时间被浪费了——那些在床上赖过去的双休日上午,那些打着准备考试的旗号睡过去的下午,还有那些无所事事的晚上,甚至发呆过去的每一节课,哪些时间不是可以用来为未来走上社会做些准备呢?
所以我写下这篇文章警醒学弟学妹们——为什么我劝你与社会多接触。
1》只有开始赚钱的人,才知道钱不能乱花
开始实习后我算了一笔账,仔细想了想以现在我每天的工资到底每天如何消费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存钱。然后我痛苦地发现,上学时觉得唾手可得的,随随便便就能花出去的钱,其实真的很难赚回来。上学时代的我们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外加往年存的压岁钱,手里就没有缺钱的时候。可是若抛开家里的赞助,我们是否能自给自足?是否还能大手大脚花钱?工作了两个星期的我,清楚知道前者或许可以,后者则是万万不可能了。且不说钱有多难赚,就说自己赚的钱,花出去可是真心心疼的。
2》只有开始工作的人,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
只有开始工作了,才知道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之前在大学里拿着课本画一个个化学结构式,或是在实验室里摇试管,这些与实际工作中要面对的有多大差别呢?那些在外人眼里极端高大上的工作名称,其真实的工作又是做什么的?这些只有工作过程中才能让人明白。
3》只有走向社会的人,才知道那些年的风雨,原来都是别人帮你挡了
这几周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工作与上学的差别。按理说就算自由的大学生活不提,高中生活按照作息时间来看,也不比工作更轻松。实话说,很久之前当等下辛辛苦苦写作业的我看见回家后可以轻松看电视的长辈时,也从来都是认为我比他们累得多的。
可事实当真如此吗?实习了几周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发现了工作和学习,你所要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工作中的失误,少则影响几个同事多则影响一个团队。而学习中的失误,除了影响自己外说实话也不会有别人在意。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工作之后,你就从社会被保护者的角色演化成了保护者的角色。”深感其然。
早些与社会接触,不是为赚钱,而是为明白钱来得不容易。早些与社会接触,不是为做出多大的功绩,而是明白自己想做什么。早些与社会接触,不是让自己承担多大的责任,而是让自己明白该到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END
作者介绍:
昕小慈,本科阶段CAU+Cornell University 联合培养学生,硕士阶段留Cornell大跨度换专业的挑战者。智商及格情商捉急的社会小白。目前艰难奋斗在食品专业转大数据专业的道路上。公主号号幸而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