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菜场的傲慢与偏见
爱逛菜场,因为喜欢在家里吃饭。家里人也是食堂里有免费现成的不吃,要回家里吃。所以,我们是现代社会里的怪胎,有各种便利可以饭来张口,却非要自己买菜择菜、锅碗瓢盆地忙活一番。
平时上下班还没空逛菜场。周末去菜场,逛了一大圈儿买了一拖车。
拉着拖车往回走,必然经过菜场出口的一溜儿小吃店铺,烙饼的、蒸包子的、煮面条的、炸油条的、小炒菜的、自助餐的、切好的水果,现煮的奶茶……很丰富。可是我从来没在这些铺子里买过东西。
到底为什么呢?那天我一路走一路想了想这个问题。
答案:主要是因为人。
这些东西,我爱不爱吃?爱吃的,还经常自己倒腾半天蒸包子,油条也很馋。但就是没有买的欲望。
店铺里的人。我看过去,就没有想吃他(她)做的食物的欲望了。
不是颜值,是精气神,是人的状态。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下这个菜场的大环境。算是半径5公里范围内比较大的菜市场,加之临近批发市场,人气很旺客流较大。所以这些小吃店铺的兴起,一方面是菜市场的配套,更多的是批发市场的人流效应。
菜市场的周边是全国各地的前来批发的匆匆人流,这些小吃店铺,大抵就是为这匆匆的人流而备。
食物出品和菜色看起来都是不错的,各种各样五颜六色一应俱全,随时进店坐下就吃。但是店铺里的人,要么一身油腻面无表情,要么匆匆忙忙面无表情,就算是备好了各样的食材站在台前等着收钱的大姐,也是一脸漠然,他们好像与眼前售卖的食物没有半点关系,对过往的人也没什么感觉。
疲惫,麻木,甚至是无可奈何地厌倦,眼神空洞,面色无光,有客人来了就工作,没人来就等着。
这样状态下的人,能做出多可口的食物?
所以,我无数次经过那里,从没有伸手去买过。本能地不想吃,觉得这食物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没有被用心对待过,一定好吃不到哪里去。
这么说出来,我自己也觉得有些矫情,甚至有些残忍,毕竟人家是辛辛苦苦地谋一份生计,可是内心真的如此,从嘴巴去到心里的东西,没办法勉强自己。
昨天刚好重温电影《傲慢与偏见》,忽想这或许也是心里的一点傲慢与偏见在作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