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收徒弟,一改老传统,不打不骂也能教的好

2020-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晓菲悦读

1951年的一天,37岁的马三立问21岁的老四:“你爱不爱我?”

老四一愣:异性之间才说爱不爱,三叔这一问是什么意思?

老四心里想,也许三叔是在抖包袱,就顺势回答:“我特别喜欢您。”

马三立大喜,拍拍老四的肩膀说:“好,我收你做徒弟。”

就这样马三立又收了一个得意门生,有了第14个学生。

老四的大名叫作常宝华,是赵福玉、牛群、包长春等的师傅。

他的艺名叫四蘑菇,出生在相声世家,从小就管马三立叫马三叔。

四蘑菇8岁学艺,9岁登台,十几岁起,就跟马三立一起演出。

正式拜师后,马三立对四蘑菇约法三章:

一,学相声要学一辈子别学一阵子;

二,我是你老师,你跟我学,还得向其他老前辈、平辈学习;三,不懂学问,别装懂,不许说糊涂相声,不明白就不演。多演新节目,批判地继承传统节目。

四蘑菇跟着父亲学相声的时候,挨打是家常便饭。

表演时,吐字不清,用词不当,打!

被观众指责,打……

父亲打四蘑菇的板子又宽又长,只一下,就能让他的屁股肿起来。

马三立当师傅,却从来不打学生,就连责骂讽刺、嘲笑挖苦也没有。

马三立一贯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们在诙谐幽默中深思、感悟。

马三立的师傅周蛤蟆是天生的乐天派,教徒弟大大咧咧,从来不动手打人。

但马三立跟随父亲和哥哥学相声的时候,也常常挨打。

特别是哥哥马桂元性情高傲,脾气暴戾,责己、责人都严。

跟着哥哥学相声,只要马三立念的不顺当或者背不下来,马桂元抬手就是一拳,毫不留情,打得弟弟一个踉跄,眼泪汪汪的还得接着念。

马三立在哥哥的严格要求下,发狠地练功,死命用脑子记,挨一拳头长进一次。

哥哥常讲“学、练、看、演、变”五个字,马三立在后面加上一个“精”。

“变”了还要“精”,凡是相声场上用得着的东西,非学不可,非会不可,非好不可,非精不可。

马三立的心里对哥哥既怕又敬。

在社会上,有的人始终信奉“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如果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再加之后天的努力,棍棒底下确实会出孝子,但同时也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你对“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有何看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